唐诗之秘
用南方方言念更近古音韵律
想必大家对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歌《登幽州台歌》并不陌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心的读者会发现,若以普通话来朗诵这首诗,“者”和“下”根本不押韵。汪启明对此作出解释:“对于唐诗宋词来说,南方方言更接近其古音,有些古诗用南方方言来诵读,便有了韵律。”只不过,具体是哪一种方言,则还需要考据。
汪启明介绍,汉语经历了好几次大的变迁:汉人南迁,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汉语进行了第一次“嫁接”;后来又遇到满清入关,这里的北方汉语就成为满语和汉语的混合体;而进入到19世纪,北方汉语又成为日语和汉语的混合体。相比之下,我们比较熟知的粤语如今有11个声调,闽南语有9个声调,保留了中古时期的一些发音,所以读起唐诗宋词来更押韵。“这就是为什么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用湖南话念反而押韵的原因了。”
数字化 将历时十年对方言与方志甄别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度重大项目,“方志方言资料的辑录、整理和数字化工程”从2016年开题,整个项目历时十年,预计2026年才得以结束。而将方言、方志结合起来研究,并将方言资料性质做全面甄别,也是显示该项目开创性的一方面。
汪启明认为,方志中有着丰富的方言资料,而由于方志资料过于庞杂,方言又多分散存在于方志中,因此学界在研究方言时,常常是零散引用方志中的方言,既没有分年代、区域进行研究,也没有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这个课题无论是对方志的收集,还是对方言的整理、辑录、收集、考校,对方言数据库的建立,都很有意义。”据了解,该课题研究后期,将绘制方言地图、编写方言词典,同时建立方言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