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看振兴④丨以交通建设为契机 “救命桥”打通产业路

2018-06-14 11:24:0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金婵娟曹爽

  “多亏这条救命桥,打通我们村产业发展的路,如今村上共有农、渔、旅游等多种成熟产业,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还帮我们带来巨大的收入提升,现在还有好多产业在和我们谈合作,谋共同发展。”射洪县天仙镇窑坝村党支部书记陈益斌指着一条横跨梓江的桥兴奋的说道。

  修建“救命桥” 走上产业振兴路

  梓江是涪江的最大支流,为国家认证的二类水域,水质清澈。窑坝村则是一个三面环梓江,一面靠山的村落,紧邻射盐路,距离G93高速公路17公里,环境优雅。在2009年以前,该村村民出行都需要踏跳蹲穿过梓江,遇上镇里赶集,只要穿着雨靴,踩着泥浆,那就一定是窑坝村人了。

  通过县、镇各级政府多年来的不断努力,2008年,四川省政府通过了窑坝村渡改桥项目,共计投入320万元,于2009年修建了这条村民口中的“救命桥”,窑坝村从此告别了雨靴踩泥出行的方式,迎来了依靠梓江,高速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天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窑坝村迎来的第一位“客人”。公司董事长谢何经多方考察,被窑坝村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所吸引,并于2010年成立公司入驻窑坝村,从事大棚蔬菜、兔子养殖、莲藕套养鲫鱼产业。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截止2018年,公司总投资180万元,占地100余亩,实现年产值80万,固定聘请村民2人,临时员工530人次/年,农民平均增收1.1万元/年。

  打造产业基地 提升农户收入

  陈勇,窑坝村的“老熟人”,自幼在村里长大,父亲为四川省书法协会会员陈维昌,一直在成都从事装修、展柜业务。自从桥梁修建完成之后,怀念老家风景,助乡心切的他,毅然决然放弃成都的事业,开始自己的返乡创业之旅。

  2015年初,伯雅苑民宿山庄拔地而起,总投资600余万元,集餐饮、娱乐、住宿、品茗、诗文书画为一体,利用自身资源和情怀,为家乡文化旅游打下基石。2017年,继续投资400万元,打造园林式风景旅游区,今年更是建立射洪花漫田园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与天意农业合作开发火龙果采摘、观光垂钓、莲花旅游节等项目。

  2017年,该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3627人次,年产值达到700万元,固定聘请村民30余人,签约15家农户提供20余套客房,签约10家农户长期提供蔬菜、土鸡、鸭等农副产品,农民平均增收2万元/年。

  仙梓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是窑坝村唯一的“外来女婿”。

  业主王晓平,原是江苏人,一直从事水产行业,妻子为射洪人。与妻子来到射洪之后,经过实地研究,于2014年投资270万元,租用土地200余亩,用于养殖鲈鱼、大闸蟹、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总产值达500万元,长期聘请村民4人,临时员工76人次/年,农民收入平均增收1万元/年。

  今年,王晓平还将与润禾盛道水产专业合作社合作鲈鱼、对虾养殖项目,共投资200余万用于提升设施,养殖鳜鱼等品种,打造旅游观光型养殖基地。

  产业兴旺 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现在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一会儿下午还有一个投资商要和我们谈,计划投资3到400万打造园林旅游,花漫田园旅游社马上要做第三期山林花海项目了。”陈益斌望着围绕窑坝村的各色产业,不无得意的对记者讲道,“每个业主都和我们村集体有商有量,帮助我们村发展,村也帮他们申请、规划配套设施,我们窑坝村啊,再也不是当年的穷苦日子了。”

  据了解,窑坝村还有从事种养、旅游的福建晟福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观光旅游的绵阳生态花卉种植园;开展蔬菜、玉米种植的重庆巴南蔬菜种植合作社;返乡创业知识青年董尚安投资鱼苗孵化与培育、成品鱼养殖的润禾盛道水产专业合作社;西藏武警退伍兵梁巍的特色药材农业种植。

  截止2017年底,占地3.15平方公里的窑坝村共计成熟产业8家,总投资2230万元,年产值达1900万元,长期聘请当地村民56人,临时聘请村民2236个工作日/年,农民收入年增长23.7%。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