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医重卫 共享健康——川报集团遂宁全媒体中心首个“中国医师节”特别报道

2018-08-17 17:28: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曹爽

  尊医重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传统典故杏林春暖、橘井泉香、大医精诚到现代中医传承屠呦呦、好军医华益慰、百岁仁医胡佩兰……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

  为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和感谢,川报集团遂宁全媒体中心记者走进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一个个医师身上,从一件件小事,感受到了他们的医者仁心,理解到了什么是大医精诚。谨此报道,献给奋战在守护人民健康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初心——不忘初心

  妇产科副主任李旭:穿上白大褂就没有性别之分

  妇产科自古以来都是“女医生”的战地,妇产科里男医生的身影一般很难见到。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里,38岁的妇产科副主任李旭是这里唯一的男医生。面对自己“特殊”的身份,已有近16年妇产科工作经历的李旭说:“在医生面前,任何的病人患者都没有性别之分”。

  繁忙是医生的工作常态,李旭也不例外。“我们的工作非常繁忙,休息的时间很少,经常碰到通宵夜班的情况,有时候晚上休息的时候还会遇到急诊手术”。忙碌的作息让李旭的生物钟已经固定:“即使晚上休息的时间再晚,第二天六七点就会自动醒来”。

  现在李旭几乎每天都要主刀两三台手术,有时候一天甚至要做七八台手术。即使手术工作量很大,李旭时刻都不敢松懈,不论是术前准备工作还是术后安抚工作李旭都尽心做到最好。

  在妇产科里,面对女性病人,男医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而这份尴尬大多来自病人的顾虑或偏见。李旭说:“在值夜班的时候,或者要给病人检查的时候,会遇到极个别病人不理解或不配合工作的情况”。为了消除病人的顾虑,李旭会耐心向病人沟通解释,根据每位病人的实际病情、年龄阶段和家庭氛围进行沟通交流,让病人放下心来。如果遇到病人提出更换女医生的情况时,李旭也会积极配合病人的要求。

  要站在男士和丈夫的角度上为女性考虑,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需求和想法。李旭说,“在医生面前,病人并无性别之分,我们医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为病人服务,让病人安心”。

  “其实一开始进入妇产科时我也有过后悔,因为不方便的情况太多了。”不过,李旭坚持了下来,十几年的磨练与沉淀让他逐渐成熟,来自病人的感谢和同事的肯定也让李旭坚定了自己从医的初心:为病人解决难题,用自己的医术和态度让病人放心。

  说起工作经历中最难忘的事情,李旭回忆起08年汶川地震时的场景,当时正在给一个患有子宫内膜癌的病人做手术,突发地震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惊慌,也没有撤离手术台,而是在地震结束之后坚持做完了手术,后来病人恢复得很好,在多年后来医院复查的时候还特意过来感谢他们。这件事令李旭记忆犹新,也让他明白了医生这个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爱心和责任心。

  肝胆外科副主任张晓宇:基层能力不提升不回医院

  2017年12月10日,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船山区人民政府在永兴中心卫生院共建外科专科联盟,以城市大型综合医院带动基层技术提升,城市优质资源向基层转移和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开启了遂宁市专科联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新模式。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张晓宇作为派驻人员,担任永兴医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外科的建设与发展。

  去年12月,张晓宇主动请缨到永兴分院担任副院长且立下“基层卫生院能力不提升不回医院”的军令状。几个月时间里,张晓宇交出了合格的成绩单: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指导永兴分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协助本部专家坐诊查房、帮助永兴分院发展口腔科……永兴分院的外科手术量得到极大提升,现在的月均手术量是之前的18倍,外科的门诊量也增加了许多。除此之外,每例手术患者的费用比在本部接受相同的手术少1500—2500元,基层群众的医疗费用切实降低。

  从张晓宇毕业到参加工作,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当被问起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初衷时,张晓宇显得有一些羞涩:“在高中的时候就想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因为觉得医生很伟大,所以就报考了医学院。”

  然而,在刚开始参加医生工作时,张晓宇就遇到了一些来自现实的打击,初出茅庐的张晓宇因为自身临床经验不足,缺少沟通技巧,偶尔会遇到病人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发生医患纠纷的情况。张晓宇说:“当时就觉得医生这个工作又累又得不到尊重和回报,社会也对医生这个职业存在偏见,所以自己动摇过做医生的初心。”

  虽然有过短暂的动摇,张晓宇并没有想过放弃,而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让病人感受到他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技术。

  今年2月份,张晓宇在永兴分院开展工作时,遇到了一个同时患有胆囊结石和高血压的老太太,当时需要请本部心内科专家为老太太进行术前评估,不过专家因工作耽误很晚都没有来。张晓宇就一直在办公室陪伴着老太太,晚饭都没顾得上吃,守了很晚很晚。“当时那个老太太很感动,后来她的手术也很成功,现在经常利用到永兴镇赶集的机会专门到医院来看我。”张晓宇说。

  “看到病人顺利康复,自己很有获得感和成就感,而病人的感谢也让我获得了作为医生的尊重。”张晓宇说,医生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还是一份能救死扶伤、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自己从医的初心不会改变,他将继续在医生的岗位上前行,为更多的病人解决难题。

  骨科中心副主任曾希银:带着义诊团走遍三县两区

  自2015年成立研究生义诊团以来,骨科中心副主任兼脊柱关节外科主任曾希银率领着这个汇集各科室临床骨干的义诊团队,走遍了遂宁市的三县两区,在许多社区、乡镇和村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曾希银是研究生义诊团的团长,组织成立义诊团的想法最初也是由他提出的,他说:“我是农村出身的,见过太多群众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的案例,包括我的亲人也有死于病痛,所以我立志成为医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医术救死扶伤。同时,我想通过义诊的方式为群众服务,减轻群众的负担,让群众看得起病。”

  曾希银告诉记者,之前医院有过个别专业的医生出去义诊的情况,但他觉得这种没有组织化的义诊针对性不够强,所以就想将各个科室专业的人才汇聚在一起,有针对性地为群众送去医疗关怀,于是就有了研究生医生义诊团的诞生。

  走过三年历程的义诊团取得了很大的反响,在群众中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曾希银说,有时候去乡镇村落义诊,当地的群众都会热情地拉着他们手,恳求着他们下次再去,有时候遇到下雨天气,路不好走的情况,群众还会专门来迎接他们。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他深受触动,也让曾希银感受到了作为医生的成就感。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研究生义诊团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年的历程。在这三年时间里,义诊团举行了近70场义诊活动,服务群众近3.2万人次,免费发放了价值近5万元的药品,发放了健康宣传资料近2万份,开展了多场健康讲座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实打实的医疗援助和关怀。

  研究生义诊团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义诊团。说起未来关于义诊团的打算,曾希银告诉记者:“义诊团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义诊范围和内容,医院也准备增加一些移动医疗设备,把设备搬到社区中、乡镇上和村落里,给群众免费做检查”。

  暖心——杏林春暖

  眼科主任周金红:暖心举动 彰显大爱

  今年5月,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迎来了一位79岁患老年性双眼白内障并伴老年痴呆的患者。老人因双眼不可见,生活不能自理,吃饭只能靠子女喂。经过诊断后,5月9日上午8点,眼科主任周金红正准备给老人在局麻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就在手术前,周金红刚把这位婆婆扶上手术台,由于婆婆对陌生的手术室和对手术的未知开始哭得难以抑制,一直抓住周金红的手不愿松开。因为老人情绪异常激动,一直流泪和抽泣,以至于手术迟迟未开始。需要手术就要先平复病人的情绪,否则只能放弃手术。

  为了能让婆婆重见光明,手术主刀医生周金红只好先安抚着老人,抚摸着她的头,握着她的手,像哄小孩一样:“乖,不哭了,别怕,有我们一直陪着你。”周医生和一旁的主管医生吴田莉一直轻声唤着、陪伴着、安抚着……老人的情绪渐渐稳定。

  8点45分,手术才得以开始,由于周金红主刀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邓红梅都一直握着她的手,直到手术顺利完成。手术结束后,老人紧张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但是她却一下子抱住了旁边的主管医生吴田莉。周金红见状,拍着婆婆的后背安慰着,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加上刚做了手术,周金红背着瘦弱的婆婆从手术室向病房走去,还不忘叮嘱:“婆婆,不用害怕了,你好好休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给我或者给我们的医护人员说,我们会一直陪着你的。”

  “很多老人第一次做手术,一个人躺在手术床上,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很害怕、紧张,这时候需要我们医生对病人进行心灵抚慰,稳定他们的情绪。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先和他们建立亲切感,让他们在手术的时候不会害怕。”周金红说。

  对于工作了近20年的周金红来说,已经数不清说了多少遍这样的话,数不清多少次把病人从手术室背出来。一提到周金红这个名字,科室的同事纷纷赞许,周医生对病人实在是太好了,经常看到他把病人扶着、牵着,陪病人聊天,有时候自己掏钱为病人买饭……

  “对我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我们做白内障手术的病人大多是老人,看到老人就会想到自己家里的老人,他们需要帮助,我是医生,不能看着不管吧,本能地就这样做了。”周金红说。

  康复科主任文政:医者用心 患者暖心

  “文医生在不在?我来找文医生。”每年春天,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都会迎接到一位熟悉的老人,十年来亦是如此。

  十年前的秋天,86岁的曾婆婆因双膝关节疼痛,在一位医院里的退休医生赖老师的推荐下,独自一人来到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检查,康复科主任文政就是她的主治医生。经诊断老人患的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由于老人年龄比较大,又是一个人生活,上楼、出行都成困难,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留下残疾。”文政说。

  了解曾婆婆病情后,文医生对此制定治疗方案,通过药物和物理治疗这样综合的方法,减缓老人的痛苦,让曾婆婆能够尽快地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文医生还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老人的心率过缓。正常人心率一般是每分钟60次到100次,而曾婆婆的心率在40次左右。“这样的情况是很危险的,可能睡着了心脏就不跳动了。”于是,文医生立即请心脏内科专家会诊,考虑是否对老人安装心脏起搏器,但老人觉得没有必要。因此尊重老人意愿,针对老人膝关节问题进行康复治疗。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都是要非常小心仔细,而且老人年龄大,文医生也会特别留意曾婆婆的情况。由于老人比较独立,不喜欢麻烦子女,老人经常一个人在病房,虽然子女会来医院,但经常被曾婆婆“赶”走。文医生一空闲就会来病房陪陪老人和老人聊聊天,嘘寒问暖。一看到文医生来病房,曾婆婆就会拉着文医生的手说说话。

  2周后,曾婆婆康复出院,然而她与文医生的联系并没有因此结束。刚好到过年,曾婆婆热情地邀请文医生和康复科室的医护人员一起去她家过年。“原本只是以为第一年让我们去她家过年,结果第二年曾婆婆又邀请我们去她家,而且每年都会来医院看我们,现在她大概96岁了吧,还是坚持来了,让我很感动。”

  “文政主任康复精英”,2011年3月,曾婆婆送了一块牌匾、一封感谢信到康复科。文政说:“我也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不管是情感还是技术付出,我们做的只是改善病人的痛苦,很多时候我们医生也是无能为力。曾婆婆让我很感动,对我来说其实不是我温暖了病人,而是病人温暖了我。”

  心内科主任李迪:恪尽职守 将心比心

  “医生,我胸闷胸痛,请帮我看看。”

  “医生,我想问一下,我经常心累、气紧、脚肿是咋回事?叹气、打嗝是怎么回事。”

  “医生,我有高血压10几年了,请问怎么调整用药。”

  ……

  医生大都给人高冷,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印象,但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前来询问,不管是询问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他都很热心地为病人解答。他,就是心内科主任李迪。

  “31岁就患高血压了,要注意控制哦。”李迪为前来拿药的年经女性嘱咐道。8月2日,李迪和平常一样,在医院一楼心内科门诊办公室,为前来问诊的病人进行诊断。记者第一眼看到李迪,身穿白大褂,面带笑容,热心地对待每一位就诊的病人。

  2017年9月14日下午5点13分,李迪在门诊室看诊时突然接到一位由于胸痛、呼吸困难,被邻居送到医院的85岁老大爷梁含吉。李迪见状,马上带着护士,进行抢救。一个小时左右,通过抢救稳定病人的情况。李迪说:“急性胸痛是心肌梗塞病人很常见的症状,如送医不及时很可能危及生命,患者病发后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还好送来及时,不然可能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门诊抢救后,大爷被转入住院部进行抢救、治疗,李迪通过溶栓等措施纠正病人心律失常、心力衰退的症状。由于病人和病人家属年龄都比较大,李迪担心照顾不周,每半个小时到病房巡视,观察老大爷的心率、血压等,安慰着家属,让病人和家属舒心。通过一周的治疗,大爷的病情得到稳定,出院前,这对老夫妻专门跑到李迪办公室答谢,感激涕零。

  门诊随访也是医生日常的工作,打个电话到病人家里询问一下,给一些健康的指导。李迪也是如此,经常打电话给这对老夫妻,了解老大爷的身体状况。这对老夫妻对李迪很是感激,每周都会来医院看李医生。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夫妻二人身体原因不能坐车,又舍不得花钱,经常走路4、5个小时到医院。

  有时候夫妻二人觉得经常到医院看病很麻烦李医生,他们就会带着自己家里种的时令蔬菜,有时候带着鸡蛋送给李迪。“当然不能收他们的东西了,其实我们很多病人都是来自农村,农村人很朴素,他把自家的蔬菜、鸡蛋送给你,这是他觉得最真诚表达谢意的方式。我们当然不可能收病人的钱物,但我觉得能得到病人这样的对待也是体现了我们自身的价值。”李迪也会经常掏出一两百块拿给老夫妻。

  虽然目前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但李迪始终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病人,用真心对待患者。这么多年以来,心内科没有出过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都非常少出现。“我也是来自农村,以前容易得病才选择了学医,将心比心,能亲身体会到病人到医院那种茫然无助,更需要一个接诊医生或者是接诊护士对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不管是用药的指导、健康的指导,还是医院寻路的指导等,都是一些小的细节让别人获得莫大的帮助。”李迪说道。

  精心:大医精诚

  老中医徐俊业:一年接待门诊病人3万多人次

  “徐医生,今天还能看着病不?”候在门诊室的十来个病人中有那么一两个第一次来的病人焦急地问。

  “能,什么时候看完什么时候下班。”徐俊业彼一边看病一边答应道。

  为了保护病人隐私,一诊室、一医生、一病人,几乎是所有医院的标配。

  然而,在老中医徐俊业的门诊室,虽然是周末,但是在徐俊业门诊室就诊的病人仍然很多,门里门外满满的人,等待着徐医生能为自己看上病。

  “徐老师医得好,在徐老师这里看病心里踏实。”一名正在门外候诊的患者说道。

  从早上8点到12点,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的老中医徐俊业已经接诊了六十七个病人。因为病人太多,怕耽误时间,徐俊业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忙到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

  “虽然中途去小便一两次病人是可以理解,但我认为,哪怕是你奔跑着用一两分钟上趟厕所,等待着的病人都会感觉时间被拉长。”徐俊业说。

  无论有多少病人,徐俊业总能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接诊,除了望、闻、切之外,徐医生还一直不停询问。目视对方,亲切地问:“哪里不舒服?口干不干、苦不苦?吃饭怎么样?最近生气没得……”病情清楚了,还要问:“胃好不好?那我给你开两副中药,吃了看看效果怎么样?”接诊完了,还叮嘱两句:“挂号的地方划价交费、中药房取药,这药先泡二十分钟,开了再小火熬二十分钟;莫要怄气,莫要性急……”遇到需要检查的病人,望闻问切之后开完检查单,他会一边指一边说:“拿着挂号卡到刚才挂号的地方划价交费,然后左手往窗外一指,然后对面放射科检查。”或者说:“交费后到二楼抽血、四楼做心电图……”

  接诊、望闻问切、开处方、交代病人在哪儿划价、在哪儿检查、在哪儿取药,都是徐俊业一天看诊所做的,多年来已成为常态。五十多年的从医路上,徐俊业遇到行行色色的病人。他用不凡医术解决各种各样的疾病,以中医的奥妙尽心去治人。他是遂宁市名老中医的代表,虽然徐俊业已经退休6年,但他依然坚持在医院中医的一线,一年接待门诊病人30536人次,日均接诊门诊病人百余人次。这样的“记录”也让他成为了全市门诊量最高的医生,“忙医”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病理科主任奉孝荣:不断学习进步的医院“法官”

  “奉主任,麻烦看一下这个片子。”狭小的病理诊断室里,奉孝荣正快速精准地对病变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作出判断。

  相较于外科、内科、儿科等科室,医院的病理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显得有些神秘。在那里,没有进进出出的病人、或喜或悲的家属、也没有机械的叫号提示,只有冰凉的医疗器械、组织切片,琐碎的信息核对和一阵又一阵福尔马林的刺鼻气味。

  病理诊断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病理科的医生作出的病理诊断,有时难免会受到来自患者的质疑。

  “面对患者对病理报告的质疑,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诊治能力,才能减少差错。”从事病理工作已经近20年,现任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的奉孝荣,始终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病理科的工作虽然繁忙,但他经常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在他眼里,病理医生就相当于全科医生,要具备各种复杂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病理科的工作压力虽然很大,但想到一些患者因为自己准确的病理诊断而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时,奉孝荣觉得很有成就感。

  几年前,一位30多岁的患者来到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想让该院医生为他再进行一次诊断。

  “他说他头部有一包块,在老家的医院诊断过一次,医生说他是鳞癌。”奉孝荣回忆,听到鳞癌,他非常害怕,便来到医院,想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后来经询问病史,得知包块在小孩时就有,并仔细阅片,发现不是鳞癌,于是皆大欢喜。

  每一次精确的病理诊断,都会对奉孝荣带来前进的动力。在只有冰凉医疗器械的病理室里,奉孝荣的办公桌前,一本《诊断病理学杂志》被堆成“小山”的玻片压着。

  “虽然很忙,但有时间的话还是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减小病理的差错率。”奉孝荣告诉记者。

  “病理医生,可以说是医生的医生。”谈到自己病理医生的身份,奉孝荣很自豪,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都要遵循病理医生的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的结果决定了病人的病情以及后续治疗,有些“法官”的意思,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率,对医生和病人负责。

  肝胆外科副主任郝伏龙:只为给患者减轻负担

  和各种肝胆疾病“斗智斗勇”,同时始终坚持学习最新的医学理念,从医十几年来,郝伏龙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为的就是给更多的患者带去最先进的医学理念,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患者带去最新的医学理念,减轻患者的负担,是身为医者的本分。”现任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的郝伏龙,经常往返于各地,勤学新技术,揣摩新的治疗方法,传达先进的医学理念,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

  2018年6月,一位60多岁的刘先生被诊断出肝内胆管结石,需要马上进行肝胆切除手术。经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确诊,发现刘先生肝脏上结石虽然不大,但却长在了最危险的部位——肝脏尾状叶。

  “如果以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切除,不仅切口长,创伤大,恢复也会很慢。”郝伏龙说,若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切口超过20厘米不说,创伤大,恢复慢,而且手术和后期恢复的费用也会很高。

  因此,郝伏龙与其团队商讨后决定,为患者进行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微创手术,减轻患者的负担。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微创手术难度大,在遂宁地区还没有实施过。

  “这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还能为患者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郝伏龙介绍,这是在遂宁地区进行的首例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手术,可谓是开创了遂宁地区的“先河”。

  经过近3小时的艰苦手术,郝伏龙与其团队顺利切除刘先生左肝脏的胆管结石。术后2天,刘先生便能下床活动了。

  自2018年4月来到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为最大限度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担,郝伏龙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领域全面推行快速康复医学理念,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各个环节入手,为患者减轻痛苦,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小住院费用,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郝伏龙一边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与医疗技术,一边专研理论知识。2015年与2017年,他在美国的SCI引文数据库中分别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受到了广大医疗同行的好评。

  郝伏龙说,身为医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人人都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此而勤学新技术、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传播先进医学理念,减轻病人的负担,是医者的本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