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石刻“何君阁道碑”证实南丝路过荥经

2018-08-07 06:24:3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陈乐

何君阁道碑。

读史

荥经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顼(zhuān xū)帝故里。史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战国时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置县名严道,治所在今六合乡古城村。

2004年3月,一块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石碑“何君阁道碑”,在雅安荥经县被发现,其位于距荥经县城约20公里的烈士乡冯家村穿山洞,被一个上凸下凹的岩石腔保护着,镌于高约350厘米,宽约150厘米的页岩自然断面上,上面岩石呈伞状向前伸出约2米,让其免受风雨侵蚀。碑文记载了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蜀郡太守何君令人在此修建古栈道的事迹。

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字形方中带圆,雄浑古朴:“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邛舒鲔,将徒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

荥经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何君阁道碑”的书法介于秦篆与汉隶之间,随字形简繁任意结体,形式古朴率直,落落大方,书法家何航飞先生曾题字“雄风尤逮三公山,雅安神迹压人寰”。

时任雅安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炳中在2004年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何君阁道碑”不仅是研究古代栈道修建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在汉字的发展演变史研究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实物研究资料。

而且,此碑改变了人们对“南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对研究西南地区的交通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以来,经过荥经县的“南丝绸之路”与现在国道108线荥经段相一致。

专家认为,“何君阁道碑”对于研究古代交通史、行政管理制度、公文行文方式、计量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直到2004年才被发现,是因驿道在唐宋后改道,不再经过碑刻脚下,后人自然难寻其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