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永和乡熊德刚 带头种植“脱贫药”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8-11-15 06:09:22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熊德刚正在修剪中药材盆景。

11月14日,在雅安市石棉县永和乡大林村4组组长熊德刚家中,记者看到,20余平米的院坝内,堆满了各式花盆,熊德刚正在精心修剪各种盆栽。

熊德刚介绍,在大林村,如今家家户户都像他一样,在花盆里种植着石斛、白芨、桔梗、重楼等各类中药材,药用价值非常高,经济价值更是可观,这也是大林村的“新衣”——庭院经济。

庭院堆满“聚宝盆”

熊德刚说,以前自己就有庭院种植兰花的经验。2014年,在他牵头组织下,大林村4组5户16人联合成立了永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开展中药材家庭种植,为大林村中药材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在石棉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号召及鼓励下,熊德刚在自家院坝种植中药材,并将经济性与观赏性结合,形成了现有的庭院经济模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花盆,已成为“聚宝盆”。

“利用庭院发展中药材,不仅利用了空间,绿化了环境,又有了经济收入,以前卖50元一盆的黄草,经过设计变成盆景就能卖200元,既可以观赏又有实用价值,一举多得……”熊德刚说。

荒山遍种“致富草”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在技术较成熟、市场前景好的基础上,永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们不满足于现状,决定建培育大棚,将产业做成标杆、示范。

2017年,在石棉县级科技部门、永和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部门支持9万元、社员集资9万元并投工投劳,建成一座现代化、标准化的中药材育种大棚。目前,大棚已累计出产石斛、白芨、重楼等幼苗430余万株,总价值超500万元。

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村民们还突破了自行培育移植室外的技术难题。熊德刚特意请了20余名本村村民,在不破坏林木资源的前提下对荒山林下内的杂草及不影响生态的低矮灌木进行清理,并完善灌溉设施,开始了荒山“立体化”开发。2017年底,他成功将中药材幼苗移植到流转的65亩林地进行规模种植,在有土壤的区域种上白芨、重楼等药材,在岩石上种植石斛。待出售时,这些药材价值可达3000万元左右。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大林村的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已是蒸蒸日上。不少客商纷纷前来参观,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宽广道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昕锋丁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