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芦山县:大党建 微治理 让城乡更有温度

2020-11-11 07:24:44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刘波

重建后的芦山县龙门镇白伙新村美丽宜居。

11月9日,雅安市芦山县龙门镇白伙新村。

青山红瓦辉映,田园果香人家,规范整洁的微菜园郁郁葱葱,宽敞笔直的道路平坦洁净,易地安置小区呈现出美丽宜居的景象。

该村所在的龙门镇是全省乡镇现代化治理试点,这里的治理秘诀是自管委积极发挥作用。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自管委,制定《自治章程》和《网格公约》,建立“微菜园”管理、邻里纠纷调处等若干配套制度,构建“1+1+N”自治制度体系,白伙新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自管的新路子。

从“自建委”到“自管委”,从“小区党建三进”到“无主小区治理”,从“政府主体主责”到“集体经济搭桥”,芦山县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党建引领·善治姜城”、乡村“1+8”基层微治理模式、城市三沉三进三化改革,换来的是环境更加优美、邻里更加和谐,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攀升。□江俊池 张超(图片由芦山县委组织部提供)

党建引领向治理“盲区”延伸

说起自家小区近一年来的变化,芦阳街道美庐国际花园小区的居民们拍手称赞:“组织在身边,就是不一样!”

美庐国际花园位于芦山县金花社区,是芦山县早期商品房小区之一,由于管理难度大,物业早已撤离,也没有业委会,是个“三无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电线私搭乱接、楼道贴满“小广告”……

美庐国际花园的情况,也是不少城市中安置小区、老旧小区面临的难题,没有资源、无人服务、管理缺位的问题日积月累、愈演愈烈。

芦山县从2017年起推动小区党建“三进”模式,让党建进小区、组织进楼宇、服务进家庭,建立一抓到底的县、街道、社区、小区四级组织领导体系和“小区+楼栋+党员+住户”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开启了小区党组织引领居民自治的新篇章。

党组织下沉一线能有效带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一线,有了小区党组织后,美庐国际花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楼栋里有了党小组长、楼长,业委会、志愿服务队相继成立,小区内规范整洁、邻里和睦,“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

基层治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需要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发扬“主人翁”精神。芦山县灾后重建引来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之变,非户籍居民占社区总人口三分之一左右,部分社区非户籍党员更是占比一半以上,但非户籍人口参与社区治理却“有心无力”。

“这次当选为先锋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感觉终于融入了这里,群众信任我,我一定好好干。”新当选的先锋社区居委会非户籍副主任宋瑶激动地表示。

芦山县以此次全省非户籍常住居民和党员参与换届试点为契机,统筹社区、社会组织、物业公司、服务组织资源,设立社区管理岗、服务岗、宣传岗、监督岗四类志愿岗位,在非户籍人员集中区域推选“非户籍网格治理长”,引导非户籍人员认岗履职、参与治理,最终先锋社区3名非户籍人员当选社区“两委”委员,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

社会参与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途径。芦山县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共治,把曾经的治理“盲点”变为治理“亮点”,基层治理“协同作战”,群众参与“自主归位”,党群关系“全面升温”。

服务下沉凝聚发展合力

社区书记跑得快,哪里有需要他都在。最近,先锋社区的居民们刷新了对社区书记杨学强“刻板”的印象,他成了居民的“身边人”“老熟人”。

“之前一直忙于社区事务,很少有时间深入小区开展工作,‘两张清单’出台后,我经常组织社区干部到小区,在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轮流坐班,面对面为居民提供服务。”杨学强说。

今年,芦山县创新开展乡镇(街道)属地事项责任清单和权责清单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编制并印发《芦山县乡镇(街道)属地事项责任清单》,“部门干什么、乡镇(街道)干什么”一目了然,根治滥用“属地管理”“责任甩锅”顽症,从根本上解决随意给社区派任务的问题,让社区干部更加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

为民服务是基层治理的第一要义,服务力量壮大了,在服务载体上,还需要创新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真正属于老百姓的服务空间。

2019年底,常住人口近4000人,城市拆迁安置户、农村易地安置户、机关干部、流动人口聚集的平安苑小区试点建设平安苑“爱在邻里”党群驿站,把几十项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同时,面向不同人群提供日间照料、儿童之家、家庭医生、青年之家、小区书吧等公益服务,让老百姓愿意来、事好办、更便捷、可共享。

11月3日下午3时许,芦山县芦阳街道平安苑党群驿站“人气爆棚”,宽敞明亮的环境、内容丰富的藏书、贴心的服务……越来越多社区居民乐意到此休闲、学习。

芦山县开展城乡“三沉一化”改革,通过统筹县级部门项目、人员、资金在一线集聚,在村(社区)、居民小区搭建“亲民化”服务阵地,有效推动党群工作由行政化向服务化转变,拓展了服务功能,基层治理逐步从“人人参与”走向“人人享有”。

“三治”相融激发内生动力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芦山县龙门镇隆兴村在村集体经济的支持下,实行“道德积分”制度,以“村规民约”为标准建立基础、加分、负面“三张清单”,开办“善治银行”,建起了“积分超市”,掀起了“积分热”。集体经济的“蝶变”,为芦山县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洗衣粉、洗洁精、牙刷、牙膏……龙门镇隆兴村积分超市内,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隆兴村率先开起了积分超市,村民通过道德积分,可在超市享有打折权益,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每年提取村集体经济收益的5%—10%用于设立积分超市,得益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是隆兴村,全县多个村的积分超市已经投入运行,通过“柔性德治”有效引导居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自治为基、德治为先、法治为本。推进城乡基层治理,既要引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还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作用。

肖固是芦山县飞仙关镇的一名普通民警,如今是飞仙关镇凤禾村禾茂组“平安禾茂·和谐家园”法治工作站的一名“法治村官”。

炊烟袅袅、流水潺潺、蛙鸣声声、鸟鸣啾啾……走进“川西药谷·禾茂田园”,禾苗茂盛、鱼菜共生、药草飘香,这个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合一”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正在蓬勃发展。“每次来到禾茂,我都有回到家乡的感觉,老乡们需要我,我一定随叫随到。”肖固说,把法治工作站建到村组,有效满足了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需求。

“平安禾茂·和谐家园”法治工作站整合警务室、检诉服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形成由镇政法委员负总责,派出所(警务室)、司法所为常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等为入驻单位的“3+X”的组织体系。目前,芦山县已建立5个微法治工作站,全域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芦山县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有序有效参与,形成“握指成拳”的强大合力,越来越多的社区村落实现了“华丽转身”,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正在形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