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单位滇南馆遇上私产 博弈12年难协调

2016-02-15 06:46:20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记者:罗敏

难利用

商业开发遭遇土地冻结

宜宾滇南馆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历经24年、耗资二百多万两白银,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全部竣工。滇南馆总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有着“西南第一馆”的美誉。因滇南馆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2002年被宜宾市政府列为宜宾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复杂的是,滇南馆脚下的部分土地,竟是四川宜宾中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私产。《文物保护法》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同时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文保单位遇上私产,冲突由此而来。

“新中国成立后滇南馆被收归政府所有。”中糖酒业总经理杨月华说,人民政府在滇南馆设立国营宜宾地区糖酒公司和国营宜宾地区食品公司,糖酒公司共占了4000多平方米。2000年,国营的糖酒公司改制为四川宜宾市中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政府将滇南馆内土地3212.50平方米以359.6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中糖酒业。杨月华说,中糖公司受让时土地性质为商业用地,土地证书上载明的终止日期是2040年11月底。

滇南馆位于宜宾旧城核心区,中糖公司在受让滇南馆土地时,就打起了该宗地商业开发的如意算盘,准备盖商业大楼让企业翻盘。然而此时,中糖酒业被国土部门告知滇南馆是文物,土地被冻结。中糖酒业手里的土地成了烫手山芋,既不能开发,又不能转手套现。“前几年很多开发商有意购买该宗地,后来大家都知道办不了手续,无人问津了。”杨月华说。

难协调

涉及私产修缮工程难推进

史料称,滇南馆“建筑群布局巧妙、形制宏伟”。爬上信义街一幢九层建筑,即可俯瞰滇南馆全貌,遗憾的是部分建筑已遭火毁,只留下废墟,另有部分青瓦屋顶被钢棚取代,显得不伦不类。建筑群中一个巨大的四合院里,有个圆穹顶形建筑完全荒废,房檩和瓦片间缠着五颜六色的塑料布。“滇南馆毁损已经非常严重,西跨院要垮完了。”宜宾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郭振痛心疾首。

“保护文物,修缮滇南馆,我们举双手赞成。但在修缮滇南馆之前,应该先解决公司和政府之间关于这块土地的问题。”杨月华说,拥有滇南馆土地产权的中糖酒业仍有54名在职职工,而职工楼有36户,均取得了房屋产权。杨月华认为,政府出资修缮保护滇南馆文物是好事,但拥有私产的职工可能会有不同意见,需要尊重和协调。宜宾文广新局副局长邹鸣琴也坦言,“如果中糖酒业及其职工不配合,修缮工程难以顺利推进。”

滇南馆日益破败,文物保护部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邹鸣琴多次带人前去文星楼和书楼调研。虽然土地产权纠纷仍存,但邹鸣琴的团队仍在抓紧制订两楼的修缮保护方案。

比邹鸣琴更着急的是杨月华。“滇南馆宗地,既不能用,又不能卖,公司左右为难。”在中糖职工们看来,只要按现在的市场价把土地卖掉,就可以清偿债务。2013年,在政府没有主动接洽的情况下,中糖酒业公司以文件形式向宜宾市商务局请示,再次请求解决土地资产等问题。但是,因为私产和文物保护的冲突难以协调,至今无结果。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