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动力电池行业“内卷”,四川和宜宾这样做

2024-08-21 22:59:4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安素萱

宜宾观察 陈治吏 四川在线记者 刘川

四川动力电池产量从占全国总产量的约六分之一提升至五分之一。8月21日在成都召开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透露,从2019年引入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落户宜宾开始,4年时间四川内实现了动力电池从无到有、快速崛起的发展,一跃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地之一。2023年全省生产动力电池105.4GWh,同比增长27%,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今年以来,尽管受国内外市场增长放缓、价格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四川动力电池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上半年生产动力电池达到64.6GWh,同比增长56.4%,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一边是产量提升,另一边是价格下行,面对动力电池技术快速革新,市场价格不断下行的行业“内卷”,四川和宜宾又将如何突围?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

四川:瞄准四大方向发力

“面对行业‘内卷’,唯有苦练内功。”翟刚透露,接下来,四川将积极发挥现有优势,在创新研发、产业协作、项目建设、推广应用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发展。

一是聚焦科研创新,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川将支持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主体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开发标志性的拳头产品,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积极布局新型电池的研发,加快突破高纯锂提取、固态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

近期,四川省首个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将在宜宾正式开工建设,产能40GWh、总投资近100亿元。

二是聚焦产业协同发展,四川省构建了以宜宾为主要承载地,遂宁、成都、眉山、德阳、达州、甘孜、阿坝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从锂矿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生产、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的完整体系。下一步将通过省领导牵头的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汇聚全省资源、建圈强链,构建完整的生态圈,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和保障能力,推动产业做优做强、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项目建设,推动大项目落地见效。四川省将加快推动四川时代8-10期、中创新航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优质产能快速释放,增强产品技术竞争力,扩大供给能力,提升市场份额。

四是聚焦推广应用方面,将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今年四川省印发了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体推进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拓宽动力电池应用场景,推动在电动船舶、低空飞行、工程机械、机器人、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

宜宾:聚焦三大问题苦练创新内功

作为四川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主要承载地,宜宾怎样突围?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表示,宜宾将创新作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谁来创新”“怎么创新”“创新成果如何转化”三大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动力电池之都,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针对“谁来创新”这个问题。宜宾市推进宜宾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已集聚12所高等院校、10万在校大学生、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产研院。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在动力电池等领域与科研机构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已累计建成四川省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技术创新中心等7个动力电池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今年7月,宜宾市还启动了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建成超百人的新型研发机构12家,聚集产业高端人才2000人,孵化科技创新企业100家。

针对“怎么创新”问题,宜宾市成立市科技委员会,组建科技人才集团和科技招商专班,加快构建大科创格局。在动力电池方面,宜宾市成立了四川省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在全省率先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揭榜挂帅”,其中动力电池领域项目7个、榜单金额超5500万元,集中力量攻克正负极材料、电池系统、电驱动总成等一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20余项。

针对“创新成果怎么转化”问题,宜宾市在动力电池领域采取“企业出题、校院答题”互动模式。面向本地企业收集梳理形成技术研发需求清单,对接科研平台及其高等院校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清单,以“两张清单”搭建科研端与生产端、市场端、资本端的桥梁,推动校(院)企联合申报动力电池等领域科技项目30余项。

此外宜宾市还组建了1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对动力电池等相关领域科研成果给予分类扶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