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阳各区县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涌现出一批“不等不靠”、在脱贫一线发光发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攻坚克难力量。7个月走烂4双鞋,安岳县大平镇红鹤村第一书记陈利为穷山沟“走出”一条“脱贫路”;身残志坚,雁江区小院镇天古村村民杨清文自主脱贫,家庭年人均收入翻10倍,还发动贫困户加入村集体经济......从5月6日起,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推出《决胜2020·脱贫攻坚闪光人物》专题报道,集中展示资阳市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闪光人物与经典故事。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 杨蜀丹)历时七个月、磨坏了四双鞋,她为穷山沟“走出”一条“脱贫路”;光伏发电、养猪场、股权量化,她带来的好项目让村民腰包“鼓”起来;面对村民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生性泼辣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第一书记”扛起“第一担当”,带领村民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一步一步“走”进村民的心里。
她就是脚上沾着泥土、心里装着贫困群众、肩上背着责任的安岳县大平镇红鹤村第一书记陈利。村上一提到陈书记,无一不竖着大拇指称赞“陈书记是确确实实为村上干了实事的”。
陈利(左一)给村民家属示范如何护理半边瘫痪的病人
历时7个月、走烂4双鞋
“第一书记”为穷山沟“走出”一条“脱贫路”
“出门一身土、进门两脚泥”,是红鹤村给陈利的第一印象,2015年9月,陈利初到红鹤村,主干道是全村唯一一条土泥巴毛坯路,狭窄、凹凸不平,其他道路都是土路。行路难,成了陈利的“心病”。
驻村后,陈利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通村公路。“你都是下来走过场的,更何况你还是个女人,搞得好啥子”、“修路,可以啊,要喊我们出钱,不可能!”一提及修路要群众自筹一部分资金,村民炸开了锅。于是,一连7个月,红鹤村里随时都能看见陈利搭着村干部的摩托车穿梭田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陈利从就医更快捷、回家探亲更方便、发展产业更有利等方面举例,慢慢的少部分人思想通了。趁热打铁,陈利和村干部又一个一个地给外出人员打电话,在得到更多年轻人支持之后,筹资款逐渐收起来了。测绘线路、协商林地、放基线、打炮眼……又历时两个多月的披荆斩棘,2016年6月,红鹤村村民盼望已久的2.9公里通村道路终于修通了。纵横交错的村路,伸到田间地头,伸到百姓家门口,伸到农民的心坎里。"现在道路硬化了,路好走了,我们辛辛苦苦养的猪可以顺利运出去了。”7社养猪户刘刚云激动地说。
进村主干道通了,村民们的基本生活和农产品运输解决了,2016年,全村47户188个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红鹤村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村里还建起了村集体经济养猪场,引进温氏公司,以提供猪苗、技术、饲料、药物的方式,现代化手段、封闭式管理喂养生猪,出栏时,温氏公司再按最低170元一头的价格进行回购,2019年度为村集体增收37万多元。
争取长期稳收的好项目
村民符合条件直接参与利益分配
4月24日,雨后的安岳县红鹤村弥漫着泥土的清香,陈利看着久违的太阳有点激动,因降雨停工的8社社道终于又可以开“干”了,想到这,她不禁加快了步伐。“这条1.1公里的社道是8社一位退休老校长捐赠资金修建的,我们整村脱贫时只是硬化、拓宽了村道,社道还是以前的土路,村民们运输的物资并不能直接到家门口。”如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陈利为此多方托人,向安岳县提交了100万的修路资金申请书。“要是这笔资金批下来了,我的心才能落地。”陈利说,资金到位了要按照比例将政府出资修路的资金还给老校长。“不能增加群众的负担。”
朱庆元拄着拐棍
“要让被雨水浸湿的泥土干透些,才能开始打路基。”匆匆交待几句后,陈利转身走进了一旁的树丛中,沿着陡峭的石阶,陈利来到贫困户朱庆元的家里。“你家英英身体恢复得怎么样?”陈利口中的“英英”便是朱庆元的妻子冯瑞英,20多天前,冯瑞英在家突发胆结石,转诊到上级医院行胆囊摘除手术,依靠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疗费报销90%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朱庆元家里的负担。“朱庆元患有脑梗,身体左边已失去知觉,90多岁的父亲常年瘫痪在床,家里都靠冯瑞英种地、干活维持生活,2019年依托村上股权量化项目,不仅不用投入本金,去年还分得2050元。”陈利介绍,村里有39名残疾人,作为安岳县残联派驻红鹤村的第一书记,2017年,陈利争取到省残联49万、市残联8万,总计57万扶贫资金用于股权量化扶贫工作,当时该项目是全省唯一一个试点。“通过调研,我们将资金投资到安岳县新鑫柠檬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负责人也是一名残疾人。”红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残疾人按残情持股,投入资金按年利率不低于5%实现保底收益,根据合作社当年经营情况,可进行二次分红。“2018年为投资第一年,分配总金额为28500元,2019年分配总金额为31250元。”陈利说,2019年红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残疾人最低分得550元,最高分得2050元。
光伏发电站
在7社的田地间,用钢架支撑着数块吸热板正在吸收阳光,通过国家电网的送电系统,将光能转换成的电能输送到各地。“这是我们在2018年争取到的20万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但需要在当年形成固定资产,我们通过多方考察、调研,最终确定修建一座2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2019年4月与国家电网实现并网,目前收益超过12000元。”陈利介绍,2019年的收益分配对象为村里的贫困户,明年起,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分配对象将是全村所有村民。“这是一个持续稳定增收的项目,同时也形成了红鹤村的固定资产。”
“红鹤村的村民大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每家每户积极饲养小家禽,从而保证一笔可观的收入。”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陈利还积极联系帮扶单位,以“以购代扶”的形式定期向红鹤村村民购买鸡鸭、蛋等农产品,变输血为造血,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朱小军家正在修建猪舍
什么样的人带出什么样的兵
村主任也是致富带头人
朱小军是红鹤村的村主任,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一直在外打工的朱小军用十多年的积蓄,回家修起了漂亮的小洋房。“他年轻,接受新鲜事物快,而且有想法、肯吃苦,村里想找一名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全村人一起致富,我们便想到了他。”陈利说,2019年4月,朱小军的妻子张玉萍在村集体经济修建的养猪场打工,学习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技术。“现在夫妻俩在自家院坝外修建猪舍,运用在村集体经济养猪场学到的喂养技术,如果能够成功,至少能带动本社村民发展规模化养猪产业。”
“我家一直都在养猪,数量不多。今年的猪苗自己留下了,为规模化养殖做准备。”朱小军说,他准备养殖50头猪,猪苗是自家猪繁殖的,饲料是地里种的,这样就能省去一大笔支出,修建猪舍花了近4万元,预计今年就能收回成本。“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动全村的人一起增收致富,提升整村经济水平,共同改善红鹤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朱小军说,村里大多都是种植的传统农产品,希望通过他的带动,进行科学化种植后,能将一亩500元的收入提升到5000元。
红鹤村的养猪场
在朱小军家里,饲养家禽、鸽子、养蜂、种黄精,成立养蜂专合社,代销村民滞销的农产品,拓宽销路。“我种植黄精是为了考察我们这里的土质适不适合种植这类药材,下一步,村集体经济专合社将种植50亩黄精,以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朱小军表示,他发展多种产业就是为了给村民做示范作用,并且他还会查阅书籍、上网搜索,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如果村民愿意发展自家产业,他肯定会毫无保留告知所有技术。
“这几年跟着陈书记,确实学到了很多。”朱小军说,他原本只有小学文化,在陈书记的鼓励下,通过自考取得了中专文凭。下地干活对于朱小军来说轻而易举,但要说到怎么与村民沟通可就难倒了他。“陈书记入户时都会把我带着,一是让我跟村民拉近关系,二是通过他们的交谈,让我耳濡目染,并在事后还会有针对性的教给我沟通方法和技巧。”
从机关到农村,从案头到田间,扶贫工作虽然有过辛酸和困难,但正因为经历了这些,让陈利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看着这里的蜕变,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我越发珍惜这段深入基层的日子。村委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一支撤不走的干部队伍,带领群众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陈利告诉记者,基层工作没有轰轰烈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