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站在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山坡上,俯瞰眼前起伏的坡地,满目皆是柑橘树林。高洞村虽然只是一个位于沱江畔的小村庄,但以高洞村为核心,一个辖区面积上百平方公里的产业重镇正在形成。
今年以来,在完成行政区划调整以后,资阳迈出了推进中心镇建设的新步伐。目前,当地正着力推动要素向中心镇集中、项目向中心镇集聚、力量向中心镇集结,全面提升中心镇建设品质,辐射带动该市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扩容
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最近,位于高洞村的柑橘文化科普公园进入工程建设尾声,刚刚栽下的数十种柑橘树苗发出了新枝。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清每天都要来查看进度,他对这片园子寄予厚望:“大家以后说起柑橘,就要想起我们这里。”
半年以前,这片园子还是一片空地。
去年12月,原资阳市雁江区丰裕、碑记、忠义3个以柑橘产业为主导的镇,合并成新的丰裕镇,辖区面积142.4平方公里,柑橘种植面积达13万亩。原属忠义镇的高洞村,被确定为丰裕柑橘产业的核心区,政策、资金等资源要素开始往这里集中,园区建设速度陡增。
过去半年,高洞村陆续建起游客中心、科普公园、研发中心,形成了集种植、科研、加工、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柑橘产业基地,成为拉动全镇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放在以前,要搞这么一个大的项目,会牵涉几个乡镇。”王国清说,受限于行政区域管辖、拆迁、地理条件等方方面面因素。
推动产业重整,成了新的丰裕镇党委的头号工作。“我们安排4名班子成员,分别牵头成立专班,负责柑橘产业方面的工作。”丰裕镇党委书记李丽平说,优化资源配置、重塑产业体系、提升规模效益,丰裕走出了一条新的产业振兴之路。围绕柑橘产业,丰裕在镇域范围内布局了包装加工、冷链物流和批发销售中心,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调整完成后,多个产业中心镇已在资阳初现雏形,正着力放大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通过聚合“人、地、产、物”等资源要素,整合力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补短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5月19日下午,烈日当空,安岳县周礼镇街道上人声鼎沸。场镇常住人口近3万人,让周礼镇成了热闹的农村集市,商业交易繁荣,人员流动频密。不过,如此热闹的周礼,依旧保持着干净和整洁——街面没有商贩摊点乱摆、街边没有车辆乱停、背街小巷没有垃圾堆积……
周礼镇党委书记舒心说,作为四川省第三批“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之一,周礼围绕“环境优美、产业发达、宜居宜业、魅力周礼”的目标下功夫。
试点启动以来,周礼镇对3条主街进行了黑化和绿化,投资新建农贸市场1个,对原本功能混乱、品类交叉的散户交易引导至市场内进行,对街面车辆停放进行严控,场镇面貌焕然一新,还陆续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转站,实现城镇污水收集处理80%以上,镇域垃圾收集处理100%覆盖。
“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中心养老院等陆续开建,我们逐渐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舒心介绍,周礼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红薯生产基地乡镇之一,正在吸引更多产业项目落地,“安岳红薯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就要落户在此,配套建设红薯文化商业街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
“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建什么”,眼下,资阳正有序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建强
做深规划做强支撑
进入5月,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进入插秧季,全镇5万亩良田已陆续灌满了水。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产业布局等优势,丹山正在集中资源,规划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塑“丹山大米”品牌。
“上个世纪80年代,‘丹山大米’曾销往成都、重庆和贵阳、广州等地,后因为规模小、竞争力弱逐渐退出了市场。”丹山镇镇长刘廷介绍,去年底,丹山镇与以水稻种植为主导的新场乡、回龙乡合并,形成辖区面积229.09平方公里、总人口12.5万余人的中心镇,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丹山镇正重拾“丹山大米”的金字招牌,打造“雁江粮仓”,努力形成“一镇一品牌、一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资阳还将围绕建强中心镇出台多项具体措施,为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资阳市住建局副局长袁胜兵介绍,当地将进一步做深镇域规划,安排各县(区)在2021年底前编制完成两个以上中心镇规划,“我们将在用地、资金、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撑,指导帮助中心镇提升城镇品质、增强发展动力。”
根据计划安排,资阳将建立中心镇建设考核机制,从2020年起连续3年对中心镇开展绩效考核,分别给予前三位的乡镇60万元、50万元、40万元一次性奖励,全部用于乡镇建设;而连续3年排名后三位的中心镇,将会被收回剩余土地指标,统筹用于其他中心镇建设。袁胜兵说,考核机制将注重激励约束,激发各地推进中心镇建设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