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高翔
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购物、到香港铜锣湾扫便宜货,抑或是到三亚免税商店购买免税品,成为很多购物达人的第一选择。今后,在成都也可以享受到这种国际顶尖的消费体验了。
日前,成都市提出通过构建商品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等多元一体的综合消费环境,力争通过10-15年的不懈努力,将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
9月1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购物天堂行动计划已正式出炉。按照计划,到2030年,全市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达 到22000亿元,外贸进出口达到2000亿美元,餐饮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6570亿元,其中购物消费收入占旅游总收入三成。
行动
推出五大计划 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
如何打造国际购物天堂?成都将分三步走。近期目标(2016-2020年),建成区域性贸易中心。中期目标(2020-2025年),建成国际区域性商旅文展复合中心。远期目标(2025-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
当前,成都将打响商贸产业提质行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城市国际化营销行动、“互联网+”价值提升行动、市场商品服务丰富行动等五大行动。
成都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打造国际购物天堂,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化商业空间载体。以城市商业体系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城市商业服务标准和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商业发展空间格局由“一核独大”转型为“多核支撑”。加快服务业集聚区、中央商业区、天府新区商业中心建设。同时,鼓励商圈内部商业项目加强空间联系与功能互补,整体营造商业片区形象。积极利用城市街道商业节点、水岸资源,进行局部更新再造,增加商业氛围、文化风情、亲水功能,形成城市新兴消费走廊。
“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加快“一区”(综合保税区)“两园”(高新园区、双流园区)“三口岸”(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建设,实现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
“打造国际购物天堂,不仅仅着眼于消费这一项。”他表示,除了商贸产业提升以外,成都还将不断推进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行动。促进关联产业与商贸流通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间合作互动,加快培育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譬如,加强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增开和加密国际直飞客货运航线航班,推动航空公司开展从成都始发或经成都机场中转的国际通程中转联运业务,形成中西部门户机场和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加快规划建设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高铁交通骨架,构建国家高铁枢纽城市。
在金融方面,推动金融业城际互联互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为打造国际化购物天堂提供金融支持。
亮点
探索离境退税 双流机场将率先“试水”
早在今年6月中旬,成都市召开“打造国际购物天堂”发布会时就表示,将加强政策研究,优化推进措施,促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同时,探索旅游购物、内外贸一体化、入境游客离境退税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境外游客购物通关便利化水平。
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去年,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作为一个即将拥有双机场的枢纽城市,探索离境退税制度,已成为成都吸引外国游客的一大路径。据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2月,成都将在双流机场率先“试水”,推行离境退税。他说,离境退税主要是面向离开成都的外籍游客,他们在免税商店买完东西后,可凭借退税单在机场办理。
同时,成都还将在机场、旅游景区和中心城区认定一批商店和商品为免税商店、免税商品。“游客只要去这些地方买东西,都可以享受到退税政策。”该负责人还解释,这些免税商品除有国际品牌外,更多的是成都本地特色产品。
除了针对国际旅客的离境退税政策,成都本地市民将从“国际购物天堂”中享受到什么福利呢?该负责人透露,针对本地市民,成都也将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通过认证的网站购买国外产品,不仅便宜,而且更规范,“平台批量化进口,物流成本更便宜”。
优势
六大商圈云集 吸引140个国际品牌入驻
从宋代诞生世界最早的钱币“交子”,到唐代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中描写的锦江上商贸云集的盛景,再到如今265家世界500强、140多个国际著名时尚品牌的落户,成都从古至今,都有着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商业活力。
打造国际购物天堂,成都到底有什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目前,成都已初步形成包括春熙路、盐市口、大慈寺等在内的6大城市主力商圈、28条特色街(街区)、32个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的购物消费和商务活动密集区。已有265家世界500强、140个国际著名时尚品牌落户,外商投资规模、对外贸易在中西部地区领先。
在地理位置上,成都也有建设国际购物天堂的绝佳条件。成都是成都平原经济圈、成渝经济圈核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节点,是对内连接西南西北,对外沟通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走廊,国家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西部大开发的引擎、桥头堡,已经开通82条国际(地区)航线、两列国际班列。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