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来川参加西博会 意外圆了半生寻根梦 "爸,我回家了"

2017-09-24 06:00:15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寻根之路

认亲先背“字辈谱

始终没人能对上号

“仁志申仪士……礼义忠良正,光玉长年佑……(音)”每行5个字,8行共40字,能为40代人命名。

这是秦钰勋家族的字辈谱。他能熟练背诵。父亲告诉他,一定要记住这个字辈谱。如果有一天能回到大陆,这是寻找到亲人的重要线索。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虽然现在不少年轻人对字辈不太熟悉,但老一辈却很重视。秦钰勋的太爷爷叫秦良炳,爷爷叫秦正富,父亲叫秦光全,都是严格按照这个字辈取名。

2015年,秦钰勋第一次到大陆,他在网上发帖寻亲。此后,他接到了约上百个电话。每次接到电话,他先请对方背“字辈谱”,但均未有人对上。当时的他,已有些泄气。

2016年4月,他终于来到四川,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四川台湾产业合作推介会”。现场,他告诉四川省台办主任周敏谦,自己的父亲是四川人。父亲遗憾离世,终未回故土,他不知道老家的亲人现居何处。几十年过去了,他可能找不到分散在老家的亲人了。

“怎么会找不到?一定找得到。”周敏谦给他打气,语气很坚定。

这,让秦钰勋又燃起了一线希望。

意外圆梦

30年前的工作笔记

“锁定”亲人住址

今年9月12日,秦钰勋应遂宁市台办邀请来四川参加西博会,寻找合作商机。他没想到,此行完成了他父亲多年的夙愿。

在来之前,他只有一个简单的小愿望:把四川的“土米盐”装在玻璃瓶中带回台湾,与台湾的土米盐混合。他认为,这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三样东西,两者相融,有着特别的意义。

机缘巧合,南充市高坪区台办老主任岳国超的一本30年前的工作笔记上,正记载有关于秦光全的记录。原来,30年前,秦光全在四川的弟弟秦光珍,曾拜托当地台办帮忙寻找远在台湾的哥哥。可30年前,两岸阻隔,通讯落后,寻亲非常困难。没想到,30年后,台湾的亲人又寻了回来。

千山万水,阻隔不断两岸亲人的血脉相连。靠着这本工作笔记,秦钰勋在四川的亲人信息和住址被成功“定位”。

30年,对于两岸意义重大。今年正值两岸交流30周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两岸交流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让人感触很深。他说,30年前,台海阴云密布,同胞隔海相望,两岸经济几无交汇,寄一封信、打一个电话都障碍重重,更不要说进行投资和贸易。30年后的今天,两岸实现直接全面双向“三通”,每年有900多万人次往来两岸,有近38万对两岸同胞喜结良缘,步入婚姻殿堂,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超过百万……

回家团聚

家族亲人还有很多

会带家人再回四川

南充市台办赶紧联系秦光珍的家人,让他们前来相认。在相认现场,秦光珍的家人找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让秦钰勋分外惊喜。这是自己家的全家福,在照片背后,秦光全还将家人的名字一一写上。落款“兄秦光全”几字虽然模糊,但依然可辨认。名字下方的时间是“1982年”。

原来,1982年秦光全曾从美国寄回这张照片,但当时两岸亲人只能隔海相望。后来秦光全意外去世,也带走了所有关于家乡的线索。

9月19日是秦钰勋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天。“我的腿都是软的。”秦钰勋说,他在南充和亲人们吃了一顿午饭,他的家族亲人还有很多,来了两桌人,很热闹。

“这次来四川,我感触很深,这里的建设很好,经济发展也很快。”秦钰勋说,经过多年的建设,四川早已不是祖辈们离开时的样子。他很遗憾,父亲和他的战友没有亲眼看到家乡的建设。他说,一定会带着家人一起再回四川,来祭祖、寻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