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再获重要成果 首次发现蜀王金宝

2018-04-21 06:29:5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高科技绘10万平方米“3D藏宝图”

  “江口沉银” 古河道现身

  □本报记者袁丽霞吴晓铃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已经尘封370多年,此次发掘的12000多件文物,每件的几何尺寸不大,文物又埋藏于水下的卵石层中,分布零散。如何发掘,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它们重见天日?

  4月20日,记者了解到,丰富的发掘成果背后,是高科技的力量。此次发掘过程中,电子科技大学配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以及在仪器研发、数据处理、地质解译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优势,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用“电子信息+考古”为项目提供了高科技支撑,破解复杂水域环境地下科技考古难题。

  探测团队 对考古区域扫描成像

  通报会上播放的一段视频动画让大家直呼开眼界。这是探测团队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利用多种探测手段对10万平方米考古区域的扫描成像。也就是说,探测团队绘制出了一幅覆盖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3D藏宝图”。

  “3D藏宝图”并非一张实际的地图,按照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的话说,是在水域环境下为地下做的“CT图”。

  胡光岷坦言,复杂水域环境下,小尺度零散分布金属文物的地下探测必须创新研究思路、改进探测方法技术,才能获得有效探测成果。

  但给地下做CT能做到全覆盖吗?胡光岷表示,大地CT是相对模糊的图像,分辨率并不高。“但在深水区,湍急的河流、砂石、基岩共同作用下,文物富集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对在复杂水域环境下,小尺寸贵重金属文物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也对可能的富集区进行了探测,分别进行了分布区域探测、文物富集有利区段预测、河床基岩结构测绘。”

  胡光岷介绍,在“藏宝图”绘制中,还实现了两大技术创新,一是设计水密天线系统,研制两栖探地雷达;二是实现大规模漂缆式电阻率探测。

  最终,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与综合解译平台,综合采用多源数据联合成像、数据融合、大数据处理分布、可视分析等手段,甚至包括多源数据的综合解译与建模工作,10万平方米的“藏宝图”得以完整呈现。

  定位准确 新技术有推广价值

  这份“藏宝图”准不准确?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表示,该图不仅准确定位了“江口沉银”古河道的位置,还为“沉银有利储集区”的划定提供了有力证据。

  “有的放矢进行发掘,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刘志岩说。

  此外,通过“藏宝图”的展示,也确定了遗址区北侧边界。电阻率反演断面显示,区内西北岸卵石层大面积缺失,且在该区获得的磁测结果变化平缓,未见明显异常。“这就是遗址边界。”胡光岷说。

  他表示,此次发掘中采取的科学技术为考古挖掘目标区的确定提供了技术依据,文物挖掘工作也证实了研究和探测的正确性。而本次科技考古研发的两栖探测方法、装备和融合处理与解译平台,既是复杂水域环境水下探测的首次大规模使用,也是本次探测成功的有效保障。

  “本次考古中的综合探测方案,避免了单一技术手段在信息层面缺乏印证的缺陷。这些新思路和新技术手段,在未来的江河、湖泊、浅海滩涂等类似应用环境下具有推广价值。”胡光岷说。

首页上一页12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