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丨四川社会建设:以民为本 以和为贵

2017-10-17 09:22:2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社会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民生实事

2013年,我省在十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启动藏区六大民生工程。2014年,突出办好19件民生实事,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出台。2015年-2016年,19件民生实事变成20件民生大事,向困难人群再倾斜。2017年,20件民生实事中,进一步加大了扩大就业、教育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重点民生领域项目的实施力度。

脱贫攻坚

2012年底,四川还有750万贫困群众,成为同步奔康的“锅底”。省委、省政府念兹在兹,将脱贫攻坚确定为四川“头等大事”,创新提出“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体系,举全省之力,持续精准用力推进,蹚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到2016年底,全省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贫困人口减至272万。民意召唤使命,担当彰显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党中央一直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牢记总书记和党中央重托,五年砥砺奋进,四川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充分彰显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棚改房里传来阵阵欢笑。107万户城镇家庭“忧居”变“宜居”,120余万户农房换新颜,“百万安居工程”的承诺,掷地有声;

深山沟壑铺通条条坦途。过去4年新改扩建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居全国第一,西成客专试运行的消息,鼓舞人心;

七村八寨飘来缕缕炊烟。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备受期待……

一幅幅和美的生活场景背后,是我省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下真功、求实效的执着。一方面,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守住“保基本”这个底线。

2013年,我省在十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被纳入其中。随后每一年,我省突出办好民生实事大事,着力攻克民生短板,向困难人群倾斜……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尽管面临芦山强烈地震等“遭遇战”,尽管面临经济新常态下的“换挡调速”,四川近5年的民生投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民生支出一直保持在财政支出的65%左右。

从群众所盼到改革所向,四川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既突出抓好平均数、大多数,又特别关照极少数贫困人口,把“蛋糕”做大分好,收获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于是,李顺风,宜宾县王场乡大塘村农民工,因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在城市落地生根的感觉更真实;聂雪成,仁寿县新店乡农民,用了半辈子古井浊水,靠着安全饮水工程,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汩汩清泉;魏继生,叙永县兴隆乡患白内障的贫困户,因一台免费手术,从家庭负担变为增收主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翘首看今朝,我们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和睦;放眼向未来,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圆梦路上正努力前行!

一村一幼

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作出良好示范

2015年8月,“一村一幼”计划在大小凉山彝区13县(区)启动实施,今年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一村一幼”幼教点所有幼儿保教费、办班经费全部由财政承担,并按每天3元的标准为藏区、彝区45县(市、区)幼儿提供营养午餐。今年秋季招生后,民族自治地方8381个村的幼儿都可就近在本村或邻村接受学前教育。“一村一幼”是我省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是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工程,弥补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村级空白,为全国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学前教育作出良好示范。

闲置资源办起幼教点

“小朋友们,看老师拿的这幅照片上有什么?对,是大树,想不想画啊?来,像老师这样,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纸上点出树叶……”10月11日10点多,喜德县拉克乡吴哈村第二幼教点的教室里,20余个小朋友围桌而坐,在辅导员俄尔阿呷的带领下,开展美术活动“手指点画”。

吴哈村面积较大,适龄幼儿较多,喜德县在进行“一村一幼”布局时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开办了两个幼教点。

幼教点要办起来,场地是首要问题。一个点可以借用中心校的空闲校舍,另一个怎么办?多次调研后,县上决定租用闲置民房。通过村委会协调,吴哈村一位村民免费借出自己闲置的房子。

短短两个月,两间平房改造成教室和活动室,院坝空地铺上塑胶垫,添置了滑梯、轮胎、跷跷板等,孩子们可以锻炼玩耍。教室里电视机、小桌凳、教具玩具一应俱全,两名辅导员和孩子们制作了不少剪纸、贴画,将幼教点装扮得漂亮温馨。俄尔阿呷告诉记者,自从幼教点办起之后,村民们都说方便得很。

且拖乡三呷果村幼教点,容纳了28名幼儿,这里原是一个村小,实施集中办学后学校便空置下来,正好解决了幼教点的场地。在拉克乡四合村,第一幼教点建在村支部活动室里,白天孩子们上课,晚上村民在这里开展活动。

从2015年11月正式开办第一批10个幼教点以来,喜德县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整合利用闲置公共资源,破解幼教点场地紧缺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办村级幼教点139个,所覆盖的行政村、自然村适龄学前教育儿童全部入学。

四项基金

全国首创,财政资金﹃变﹄

2016年,我省为解决贫困户就学、就医、产业发展问题,在全国首创“四项扶贫基金”,即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和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万一出现贫困户不还钱怎么办?我省明确,届时将由经办银行和分险基金各分担贷款损失的30%和70%。设立不到1年,“四项扶贫基金”有了实效。截至9月底,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已达31.9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160.7亿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财政资金的1变成了5”,惠及47.9万贫困户,撬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贫困户贷款财政贴息 办起农家乐月入万元

“月收入破万元!”10月12日,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朱家小院”农家乐内,拿着计算器反反复复按了几次,翟敏得到了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数字。今年45岁的翟敏是榕山镇回洞桥村村民,她家曾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有5个老人、2个小孩,靠夫妇俩的打工收入,经常入不敷出。为了摆脱贫困,2016年,翟敏夫妇萌生了办农家乐的想法。当地风景优美,人流量大,但和大部分贫困户一样,他们缺少启动资金。“在家建农家乐,装修客房、修建鱼塘、养猪养鸡养鸭......怎么着也要十几万元。”她拿出和丈夫的积蓄,再向亲戚借了一些,钱还是不够。正在着急时,村干部向她推荐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原来,依托我省在全国首创的“四项扶贫基金”,泸州推出了由财政全额贴息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贫困户不需要抵押,不要担保,也不需要付一分钱利息,就能得到最高5万元贷款。翟敏看到机会,从村里申请到扶贫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办农家乐的钱凑够了。申领该贷款一年后,翟敏一家脱了贫,月收入破了万元。她打算推荐其他贫困户也申请这项贷款。

分级诊疗

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域分级诊疗制度

2014年10月,我省率先在全域实施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强化双向转诊制度、加强大医院对口支援、发挥互联网+医疗作用等举措,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三年来,全省县域内就诊率已达88%。2016年,全省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3%,省、市级大型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比上年下降2.24个百分点。

小医院链接“大医生”

10月9日,去巴中市恩阳区雪山中心卫生院进行胃镜检查,住在玉井乡的65岁老人张海川没有排队。不到1个小时,老人便完成了所有的检查并拿到结果。

到底有多方便?张海川告诉记者,当天本是在家门口的玉井乡卫生院看病,由于没有相应的检查设备,医生熊治平便立即与雪山中心卫生院联系,约好时间,并开具了医疗联合体辅助检查送检单,落实了“院外特检预约”。据熊治平介绍,老人在中心卫生院不需要缴费,所有的费用都以基层卫生院标准收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果老人病情需要,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区医院或市医院就诊。

如今在恩阳区,看病有专家、诊断有网络、转诊有通道,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住房保障

亮点点击

我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从2014年起连续4年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2012年-2016年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建设保障性住房164.55万套,比前五年增长近一倍。建立开发性金融支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省级统贷和“政策性金融+省级统贷+市县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三年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棚改专项贷款1900多亿元,在全国率先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内江经验,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

一线话语

我的老家在巴中市巴州区凌云乡,为了让即将读高中的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去年我在巴州区龙北街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学区新房。这是因为去年5月巴中加大了购房补贴力度,像我这样原籍在农村的居民在巴中新建城区购房每平方米能拿到财政补贴400元、老城区补贴200元,同时政府还引导房产销售企业适度让利。感谢政府的帮助,近期我刚刚完成了新房装修,准备参加区政府办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班,争取多挣钱早点过上富裕的生活。——巴中市进城务工人员吴东

就业创业

亮点点击

近年来,我省加大支持投入,发展创业载体,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201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创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通过中心完善活动、孵化、培训三大功能,为创业大学生青年提供线上线下服务。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和范围,形成“众创空间+初级孵化+主题孵化+加速孵化+场外孵化”的阶梯形服务体系。2013年-2016年,全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485.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2%以内。

一线话语

我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2013年和同学一起在学校组队创业时,没有资金也没有资源,我们找到了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中心免费给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经常对企业在法律、创业政策、管理、税务、融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我们也积极申报创业资金。2016年,在中心的帮助下,我们的企业已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挂牌上市。

——四川嘉申光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CEO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