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金沙江上溜索改桥 两座大桥横跨大江 连接川滇惠及八万人

2017-05-22 07:29:42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邓强徐湘东

B/

致富之桥

385米跨江大桥

承载数万村民的脱贫梦想

在 沿江村,听村民讲述的故事,基本上都和一条溜索相关。这是一条名叫“鹦哥溜”的溜索,它是“亚洲第一高溜”,横跨金沙江,在过去的18年时间内,连接这头 的四川,和那头的云南。如今,这条溜索即将“退休”。取代它的,是下游400米处,正在施工的布拖县冯家坪金沙江“溜索改桥”工程,这里,将新建一座 385米的跨江大桥。对于沿江村的村民来说,这是一座致富之桥。等到明年5月,大桥通车,沿线数十个村子的数万村民,将迎来一条新的脱贫大道。

村主任的规划 让村里的水果卖到成都

今年38岁的陈先国,今年刚当选为沿江村的村主任。陈先国的母亲,是云南人。大概50年前,母亲从金沙江对岸的云南昭通,搬到了这边的四川凉山。在云南 那边,陈先国家还有不少亲戚。最初,在没有溜索的时候,要去对岸,需要先下到悬崖下200多米的江边,再乘坐小木船过江,之后,再爬山。回一次老家,差不 多要走一天的路。后来,有了溜索,出行方便些了,但村子,依旧是偏远山区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小村落。沿江村地处金沙江河谷,气候干热,村里的小米蕉、芒果等 水果,特别香甜。不过,因为交通不便,要运出去卖,成本太高,所以大多村民只是种来自家吃。

随着跨江大桥的建设,陈先国看到了希望:“减少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的种植,大规模发展特色水果种植。”

目前,村里已经发展了400亩小米蕉,比起前年多了一倍。不过,沿江村缺水,陈先国向县上争取了支持,修建引水水渠,这样,还可以再规划400亩的面积。这一规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陈先国说,明年大桥通车之后,小米蕉多了销路,可以直接送往云南。而更令人激动的是,宜攀高速即将从村子附近穿过,以后村里的跨江大桥,将连接上高速 路。这让陈先国有了更多信心,看来,发展水果种植,这条路是走对了。“今后沿江村的水果,能够经过宜宾、攀枝花,一路卖到成都。”

村民的愿望 种植小米蕉脱贫致富

江边村村民陈学文,因为外婆家住在江对岸云南一侧,一年中,要在溜索上往返近百次。新建的跨江大桥,让陈学文也看到了希望。今年,他选择留在家中,不再 外出打工,跟着陈先国一起干。陈学文家里,3个孩子正在读书,经济压力很大,不出去打工,咋办?他选择从种植小米蕉入手。去年,大桥开始修建时,他就将家 中的6亩多地的其中5亩用来种植了小米蕉。从今年开始,种下的小米蕉开始陆续挂果。由于日照充足、气温高,沿江村的小米蕉味道很甜,市场上,能卖到两三元 一斤。陈学文算了下,这可比种植传统的水稻和玉米强了不少。陈学文还联系了家中的亲戚,帮忙找销路。他的计划是,小米蕉大量收获时,一路从宁南运到西昌, 一路经过大桥,卖到昭通。“到时候,川滇两省‘全覆盖’,都能吃到!”

人 物 特 写/

对岸的云南姑娘:嫁到四川收获幸福

陈先国说,现在村里的姑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云南嫁过来的。39岁的杨文敏,就是其中一位,嫁到四川将近20年了。当时,还没有溜索,她坐着小木船,渡 过金沙江,来到了四川。谈起与老公徐应斌的爱情故事,杨文敏有些害羞。老公比她小一岁,她回忆说,她是唱着山歌,嫁到四川的。杨文敏的老家,在江对岸云南 的鹦哥村岔路社。她指着对岸的高山说,就在那里面,远得很。近几年,凉山开展的精准扶贫,让杨文敏一家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家里还买了车。今年,家里也 准备发展芒果种植。大桥即将修通,杨文敏颇为激动,她说嫁到四川,收获了幸福。而随着大桥的修建,明年回娘家,可以坐着车直接抵达了。这种幸福,将延续得 更长。

18年的溜索人:退休的溜索,可作为景点打造

坐在电机房内,71岁的蒋世学遥望着对岸。“当年架设溜索,花了12万元。”蒋世学说,起初,乘坐溜索,2元一个人,到现在,5元一个人。他已经记不 得,18年来,有多少人乘坐溜索,在金沙江上往返。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看着不远处,即将竣工的跨江大桥,蒋世学心情颇为复杂。他说, 桥修好了,交通更方便了,通车的时候,他也要去新桥上,走一走,看一看。溜索要“退休”了,蒋世学还是有些不舍。这些年来,周边的村民和溜索已经有了感 情。他说,上周,有10多名年轻人组队一起来体验溜索,还在他家中吃了顿饭。这给了蒋世学启发。他想,即使没有人乘坐了,也要将溜索保留下来。金沙江两岸 风景很好,在能确保溜索设备安全性的前提下,希望能将溜索作为当地的一个景点,“或许可以通过包装和开发,发展金沙江峡谷旅游,帮助两岸村民致富。”

记 者 手 记/

一座跨江大桥

千万个致富梦

没 到过凉山,或许不知道凉山之大,也不知凉山道路之难。从西昌出发,2个小时抵达布拖县。从布拖县,再开车2个多小时,才能抵达“鹦哥溜”的所在地龙潭镇沿 江村。“亚洲第一高溜”就横跨在金沙江上。乘坐溜索,脚下是近300米高峡谷,悬空看着江面,我手心不断出汗。但是,这是当地村民早已习以为常。在没有溜 索之前,要过江到对岸,需要一天时间。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随着凉山州脱贫攻坚的持续深 入推进,凉山的交通,已经有了明显改善。有了跨江大桥,“鹦哥溜”就要退休了,今后两岸来往,开车分分钟就到。而村子的上方,今年即将开工的宜攀高速规划 线路从此经过。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脱贫攻坚,村民无不干劲十足。385米的跨江大桥,为村民走上致富路提供了一条捷径。这座大桥承载着的,远远不只一个村 民的致富梦想。桥修好了,道路通畅了。明年此时,若再去沿江村,村里的小米香蕉,估计已经卖出了好价钱。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