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商扶贫造"风口" 农民富了商机也多了

2016-06-21 09:21:4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林霜曾小清

电商生态系统日益完善,使扶贫不再是负担。图为一居民正在蓬溪县农村电商运营中心选购产自贫困户的产品。 谢歆 摄(视觉四川)

热点

去年,凉山人余龙通过电商卖野生山珍收入达了10多万元,今年他被吸纳到“蜀品天下”公司,成为凉山地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有了这个脱贫致富典型的激励,当地村民纷纷报名参加电商培训会。

电商精准扶贫的正效应正在显现。

□本报记者 曾小清

卖什么?

一村一品一特色产品好才可能卖得好

“依托京东枇杷节,我们每斤枇杷能卖到21元,比以前商贩给的价格多了将近一倍。”6月17日,仁寿县飞跃果业专业合作社徐友坤说,现在每亩枇杷能够多卖2000元,去年户均收入12万元,比2014年多2万多元。

京东强大的平台流量、物流、策划与营运能力,加上仁寿枇杷及加工产品的强大供应能力,最终促成了农民增收致富。

电商精准扶贫,要解决农产品能卖什么。

四川麦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晶玮的团队,对88个对口扶贫村进行摸底调查,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的具备电商产品基础;有的旅游资源丰富;也存在没有任何电商基础。“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区位、产业基础与市场条件等因素发力。”吴晶玮认为,集中发力做大规模,电商扶贫才有后劲。

蜀品天下公司总经理潘勇深表认同。他曾在100个贫困村摸底发现,大部分贫困村的痛点在于:没产品可卖。

没有产品就引进产业。不久前,在巴中南江县普昭寺村,蜀品天下就成功引入了养兔产业,为农户提供种兔、养殖技术、养殖监督,最后统一包购。“我们先确定5户-10户标杆户,再大规模做示范推广。”潘勇说,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能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农产品弱水三千,只有好的产品才能打动消费者,进而树立品牌。

潘勇曾将巴中的特色土鸡挂在一个名为“吃货群”的微信群中,20只售价168元的土鸡两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

不久前蜀品天下与合作社一起做的黄樱桃,收购价大约为56元每公斤,比去年的收购价高出十几元。经过统一包装、运营、运输,一颗樱桃从早上采摘到广州市民的餐桌上,只需要48小时,且每公斤售价超过百元。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