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卖房填亏空 搞有机农业咋就这么“败家”?

2017-05-31 13:35:39来源:半月谈网编辑:彭焘

  员工展示任其生长没收获的菜花

  步履维艰 卖房苦撑的有机事业

  几年前生意急转直下后,为维持园区的正常运营,崔大有先后将北京、上海、济南的多处房产卖掉维持。“这些房子要是不卖,这几轮涨价,也能赚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了。”

  依靠卖房维持的有机农业路能走多远?崔大有说,每年园区的运营费用300万元左右:土地租金190万元,工人工资70万元,设施维护、维修20万元,运营费用20万元。有机认证根据产品多少需要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元的费用。

  农场里,空空当当的猪圈、破败的鸡舍似乎也在诉说着这里最初的“辉煌”。崔大有说,园区多的时候猪有700多头,现在只有30多头;羊从500只下降到200只;鸡从800多只下降到200只,园区的工人也从近百人下降到20人。

  崔大有期待国家加强有机行业检测、监管,以此来“增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了解和信任”。崔大有说,有着良好愿景的君晖农业努力做到“利他”,但如今,他能否坚持下去还是未知数。

  “积蓄还能坚持几年,等实在干不下去的时候再说吧!”看着已经空了一半多的猪舍,崔大有悻悻地对半月谈记者说。

  记者手记

  做有机农业,如何“利他”又“利己”?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君晖农场的有机农业之路,还不能由此断定成败,但带来的反思弥足珍贵。

  崔大有的有机农业实践经历无疑是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典型案例。这两年,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带有盲目性的不少,崔大有考察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仍旧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困难。在崔大有的有机农业实践中,销售、物流、认证、管理等环节难题层出不穷。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面临的多重风险他都曾遇到。

  和很多其他从事有机农业的主体一样,君晖农场是产业化、公司化运营。一旦如此运营,就要严格计算地租、劳动力、管理成本等各项成本,通过各环节严格的成本控制,不断降低成本。同时其涉及的产业太多,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多元化经营势必较为分散。

  而有机农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销售环节。纵观君晖农场,曾经尝试过超市专柜、社区体验、电商销售等多种方式,但终因冷链、物流、房租等各种问题而止步。很多经营者觉得周围人对优质蔬果的需求旺盛,就以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即使再贵也有市场。事实上,由于价格和信任的问题,有机产品的推广需要很高的成本和很长的时间,尤其在创立品牌上,要聚合对接高端消费群体,需摒弃功利,十年磨一剑。

  市场监管缺位也让诚实经营者吃亏,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市场,扰乱了正常秩序,必须进一步严格监管。

  此外,农业是跟植物的生命打交道,这个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管理需要灵活和精细,工厂化思维的管理方式未必管用。农业经营的基本特征就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崔大有虽然有准备,但没有预料到困难的程度,有点准备不足。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风吹拂下,化肥农药零增长乃至负增长等绿色发展理念慢慢深入人心,有机农业成为引人关注的“利他”产业,但在有机农业的发展上,如何找到一个“利他”又“利己”的平衡点,让其真正成为农业发展新动能,还有不少难题有待破解。(记者 赵新兵 张志龙)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