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证书勾勒乡间巨变

2017-03-30 06:13:0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罗之飏

怎么培训?重实训重师资重开放

在射洪县洋溪镇蒲家浩村上百亩草莓地里,青年农场主杨毅正熟练地修剪几棵移栽的枇杷树。剪枝是他2015年10月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成果”。在15天的培训里,一半时间他都跟老师在田间地头学习。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遂宁的做法是分段式、重实训。

去年10月,射洪在进行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时,将15天的课时分成4段进行,一半时间用于实训。陈征安和学校10多名专职教师一起,包来大巴车,拉着学员在田间地头转,还专程跑到成都市龙泉驿区学习桃树剪枝嫁接技术。

“黎老师,快来帮我看看换种嫁接的苗子要得不。”看到蓬溪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黎金龙,曾军熟悉地打起招呼,“我学的异花授粉技术就是他教的。”自从遂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黎金龙一年有200多天“泡”在乡下,经常要到地头教学。

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实地培训,这就要求师资必须够。

遂宁各区县由农业局牵头,联合林业局、畜牧局等单位技术人员,组建起每县100名老师的网络师资库,“平时上班,有需要时就来上课。”遂宁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有10家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37个实训基地和10家农民田间学校。

不少区县还进一步借助外力来壮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去年,大英县为期15天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有12天的课程都是在省农科院、南充市农科院进行。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