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吃龙肉”虽好 可别忘了安全哦

2016-02-26 06:56:36来源:成都商报编辑:何勇罗敏

“吃龙肉”的宴席排满街道 邹志荣摄

“龙肉”其实是猪肉、鸡肉、鸭肉等菜品

“吃龙肉”就是村民们用在农历正月期间舞龙灯得来的钱财,置办以猪肉、鸡肉、鸭肉等为主的菜品,当地俗称其为“龙肉”。“吃龙肉”免费,是当地春节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吃完“龙肉”,春节也到此结束,各家各户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

经协商,“吃龙肉”安全举行

南溪区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政府之所以出台文件,主要还是考虑安全,担心人太多会出安全问题。政府发出通告后,各村与政府进行了交涉,结果为:村里申报政府批准,政府则派出食药监、公安、交警维持秩序。25日,“吃龙肉”活动照常举行。

“龙”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位于长江之头的宜宾南溪区江南镇,保留着全国绝无仅有的“吃龙肉”习俗。这个相传始于唐代的民俗活动,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看稀奇。

今年正月十六“吃龙肉”前一天,南溪区人民政府以红头文件形式发布《关于倡导市民自觉抵制“吃龙肉”活动的通告》,明确规定不得擅自组织“吃龙肉”,情节严重者将被公安机关处罚甚至会承担刑事责任。随后,这个通告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担心:“这么多年的民俗传统,难道就这样断了?”

什么是“龙肉”?

拿舞龙所得请大家吃肉

2月22日,南溪区江南镇的各村各社收到了《宜宾市南溪区人民政府关于倡导市民自觉抵制“吃龙肉”活动的通告》,正文内容为:为保障南溪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元宵“吃龙肉”引发踩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各类事故的发生,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请广大市民自觉抵制未经批准举办的不安全“吃龙肉”活动。

南溪区的文件经南溪政务网发布后,很快引发网友热议:政府文件要求抵制“吃龙肉”,什么是“龙肉”?

今年刚当选为龙灯会会首的底坝村支书杨润飞告诉记者,江南镇“吃龙肉”,其实就是村民们用在农历正月期间舞龙灯得来的钱财,置办以猪肉、鸡肉、鸭肉等为主的菜品,当地俗称其为“龙肉”。“吃龙肉”免费,是当地春节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吃完“龙肉”,春节也到此结束,各家各户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

据了解,江南镇15个村,有12个在长江边,基本都有自己的龙灯会。会员由12人至28人组成。而舞龙和“吃龙肉”,也相当受村民的欢迎,舞龙队所到之处,村民都会发红包。“三元两元随意,三千五千也收,在金额上不会勉强。”红岭村龙灯会会首陈红军说,“吃龙肉”是村子里男女老少集体联欢的过程。“龙灯会舞龙得来的钱只能用于‘吃龙肉’。”这个说法得到多位各村会首的证实。

南溪回应:参与的人太多,担心安全问题

据了解,以前各村“吃龙肉”,基本是本村周边农民。近年来“吃龙肉”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北京、上海、成都、重庆都有人专门赶来‘吃龙肉’,我们不收一分钱,还优先保证外面的客人吃。”红岭村支书苏真富认为,“吃龙肉”这个绝无仅有的民俗活动,是宣传当地农村的好窗口。

苏真富告诉记者,江南镇“吃龙肉”都在正月十六。去年“吃龙肉”,仅红岭村就办了480桌,而前年更是达到了500多桌。“周边七八个村都在办,最多时有三万人同日‘吃龙肉’,到处人山人海。”村民陈举说。

对于政府发出的“抵制‘吃龙肉’通告”,村民和村干部们表示:“22号已经快到‘吃龙肉’的日子,政府才出通告。收来的钱又不能挪作他用。”

南溪区宣传部相关人士在回应区政府“通告”时也表示,政府之所以出台文件,主要还是考虑安全,担心人太多会出安全问题。当地发出通告后,各村与区里进行了交涉,结果为:村里申报区里批准,并派出食药监、公安、交警维持秩序。

江南镇镇长李建告诉记者,今年各村申报了1800桌,但因为下雨,实际上少了些。“往年平均能有2000多桌,就餐人数达到两三万人。”李建说,“吃龙肉”作为民俗活动,镇政府是支持的,甚至还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申报。但是每年大量人员同时进村,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安全压力。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认为,“吃龙肉”是很好的乡村文化的传承,对待这样的民俗不仅不应该禁止,反而应该大力提倡。“政府所担心的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绝不可因噎废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