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老师4个娃 屏山县永福村小最后的老师倒下了

2017-04-20 04:33:14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邓烨

邓正仁离世前两天的课堂上四个孩子认真听课。成莉摄

四月的屏山县中都镇永福村小,杨柳吐出饱满新芽,绿茵草青翠茂盛。

51岁的教师邓正仁带着4名9岁左右的孩子,还在朗读着三年级语文课本《争吵》。这是一所仅由1名教师4名学生组成的学校,孩子们没有想到,4月7日,周五下午的这堂课,竟成了他们在村小的“最后一课”。

悲伤来得太快

生命最后一刻定格在讲台上

“事情太突然了,昨天还是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4月7日,永福小学教师邓正仁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4月8日凌晨离世。中都镇中心校校长胡定海回忆,邓老师近段时间总感觉胸闷,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直到周五上完最后一节课才肯拖着沉重身躯去医院。但因到达医院时间过迟,没来得及作进一步检查就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

邓正仁所任教的学校,位于屏山县最偏远的中都镇永福村,当地人都习惯称这里为“高洞溪”。从场镇到村小,没有直通的公路,人们不得不途径屏山县太平乡、新市镇和夏溪乡,穿过重重叠叠高山,越过条条潺潺山溪,辗转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这里。

深处大山,但村民们庆幸,因为有永福小学,有邓正仁老师的坚守,几岁的孩子也能就近入学。记忆里,永福小学的教室里,4个孩子常跟着邓老师读课文。黑板上,是邓老师工整地记录下的教学内容,孩子们身子坐得笔直。

深山幸好有你

坚守21年成村小最后的老师

作为永福小学唯一的教师,邓正仁已在这里坚守了21年。村小只有4名学生,都是9岁左右,一起上着小学3年级的课程。大家都说,邓老师照顾学生胜过自己的亲孙子。“最担心的就是这里雨季,早上如果一下雨,等到放学时山沟里就要涨大水!”学生家长说,为了确保孩子平安回家,遇到特殊天气,邓老师要么联系家长来接,要么自己将孩子护送到家。

“永福小学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名教师,四五十名学生。”中都镇中心校校长胡定海说,后来随着学生逐渐减少,外地老师也陆续走了,只有邓老师一直坚持在这里。

校园里,师生5人便组成了临时一家人,“邓老师就像我们的亲爷爷一样,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起度过!”“上课我们当他是老师,课间时我们是朋友,一起打乒乓、跳绳”……谈起邓老师的好,孩子们永远有说不完话。

绝不误人子弟

为学生早出晚归一天只吃两顿

“永福小学条件太差了,找个代课老师都困难!”当地老百姓有些无奈。1981年,邓正仁高中毕业,目睹了永福小学连续几届学生,无一人考入初中的尴尬局面。他便放弃外出务工的机会,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1995年,他如愿成为了永福村小代课老师。

同行们眼里,邓正仁老师总是勤学好问,常提醒自己当老师绝不能误人子弟。为此,他一边教书,一边进修大专学历,随后,顺利取得了大专学历,通过公招考试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2011年初春,永福村小进行危房改造。此后,邓正仁除了教书,还当起了改造学校的义务质量监督员。施工现场,处处可见邓正仁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工人抬石头、砍树、背砖头、挑混泥土的劳动身影。在邓正仁老师的感召下,许多村民也自发义务出工出力。

同年底,一排砖混结构的三层教学楼矗立在这大山深处,窗明几净的墙体、崭新的课桌凳、宽敞平整的混凝土操场和整齐的围墙,把永福村妆点的格外美丽,全村200余村民把幸福写满脸庞,彻底告别了曾经四壁透风、屋顶漏雨、泥泞的校园环境。

21年来,每天早出晚归,邓正仁养成了一天吃两次饭的习惯。一家人的生产劳动靠体弱多病的妻子黄光珍独自支撑。妻子知道,邓正仁为此也很是愧疚,但一想到孩子们,又觉得值得。

2012年实施学生营养餐工作起,黄光珍就和邓正仁多了一份背营养餐的工作。“尤其是下雨天,一定要把背篓里的物品遮护好,被雨淋湿了营养餐就容易变质,孩子们吃了会出问题的!”黄光珍说,邓正仁常这样提醒她,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利用周末,把全校学生的营养餐从镇上背回永福小学。

完成最后的坚守

他是全省最美乡村教师之一

在邓正仁的“成绩单”上,清楚的记录着,他曾被评为四川省最美乡村教师,5次被当地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所教学科成绩连续7年获全县一等奖。当地老师都说,邓老师用21年的坚守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真谛。

有村民说,邓正仁曾在生前谈起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4名学生教到小学毕业。但邓老师突然离开,让4名孩子突然不知何去何从。随后,相关部门表示,要千方百计解决这4名孩子就学困难。目前,这4名学生已经分流到就近的夏溪乡渔溪基点校寄宿正常学习。

如今,永福学校草木繁茂苍劲,簇簇花儿正待绽放。办公室的黑板上仍然清晰书写着教师值周表和月工作安排,每一处的责任栏目教师依旧是“邓正仁”,只是没有了朗朗书声和欢声笑语。

刘波成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邓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