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陈向前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师傅,领口拉紧,消毒了就不要去碰其他东西哈。”2月27日14时,一辆白色的医疗废品运输车停靠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分院后门处,沙茜分院后勤保障部的负责人张志程正在叮嘱转运工人汪建全身消毒。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每天14时,这台四川绿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绿行环保科技)的医疗废品运输车都会到医院转运涉疫情医疗废物。而不管刮风下雨,张志程都要前来盯紧转运流程。
不同于普通医疗废物,防疫医疗垃圾的收运也好、处理也罢,都要格外谨慎。
疫情期间,泸州每天平均产生10吨医疗废物(含涉疫情医疗废物),这些用过的口罩、防护服何去何从?涉疫医疗废物如何处理?近一周,记者实地走访了医院、管理部门、医疗废物处理公司进行探访。
泸州人民医院沙茜分院将医疗废物暂存间。转运工人每天前来运输。
转运工人两人一组,再次对医疗废物(含涉疫情)消毒后才进行装车。
四川绿行环保科技公司收运工人汪建正在将医疗废物(含涉疫情)装车。
四川绿行环保科技公司处置厂区内,工人正将医疗废物投入焚烧区。绿行公司供图。
位于纳溪区新乐镇长安村的四川绿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疫情期间泸州市所有医疗废物(含涉疫情)都将在这里处置。
四川绿行环保科技公司管控室监控视频,副总经理张键随时会通过监控纠正员工不规范的行为,确保防护措施到位等。
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分院对涉疫情医疗废物使用的登记标示。录入时间、重量、科室等信息,方便日常以及溯源管理。
破解“收运风险大”
涉疫情医疗废物转运难规范 专人专线专车监管
目前,泸州市处理涉疫情医疗废物(包括群众使用的口罩)流程为:医疗机构以及社区环卫进行收集打包—>医疗废物收集车进行转运—>绿行环保进行焚烧处理。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似简单的工作流程,其实都存在很多风险。
用张志程的话说,收运(含收集、转运)工人的流程是否规范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
每天凌晨4时起, 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长安村的四川绿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 30余名收运人员陆续按照流程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头套等防护装备,按所负责收集医疗废物区县的远近相继出发。
汪建说,他每天的路线是纳溪区、江阳区、龙马潭区所有疫情点,要经过纳溪区人民医院、龙马潭区中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等几家医院。“我们每天凌晨就开始前往3个区县数百家医疗机构,收运医疗废物进行处置,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 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汪建已经能熟练的进行着消毒、登记、转运的流程。
“疫情刚开始时,我们挺头疼的。”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后勤保障部张志程直言,医院此前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有极大交叉感染风险的新冠肺炎疫情。
“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如何规范收集?与科室交接时如何避免交叉感染,尽可能切断传播途径?以前所有防护用品、工具等都放在一个指定位置,按已消毒用品和未消毒用品分区摆放,现在为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每一样物品是否应该有更详细的使用规定和摆放要求?如何保证转运工人既合规又高效地完成工作?”张志程连提几问。
实际上,张志程所提的问题都归结于一个核心: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物如何规范处置?据张志程介绍,疫情初期,泸州市人民医院多次对医疗废物收集流程进行优化,并对收集人员进行培训。在执行过程中,泸州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流程后,进一步提出了“专人专车专线”的要求,即“三专”流程管理。
据张志程介绍,“三专”管理是泸州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而提出的,具体来说,发热门诊安排做好标准预防的专人负责对医疗废物分类层层打包。随后,由医废专职收集人员沿提前规划好的专用路线运回医疗废物暂存间。两名专职收集人员也各有分工,一人负责填写新型冠状病毒专用记录、专用标签,并将医疗废物收集数据上传到“四川省卫生监督综合在线监管系统”,另一人负责医疗废物称重和装车转运。这样分工,能有效避免接触过医疗废物的工人再去触碰交接记录等公共物品,发生交叉感染。
“还有一个人专门负责监督和隐患排查,目前就是我在负责,我每天都在医院各个地方检查,比如防护用品穿戴顺序是否正确、处置公司是否按时转运等。”张志程补充道。
而负责整个泸州市涉疫情医疗废物处理的绿行环保科技也是采用这个“三专”的流程管理模式。副总经理张键说:“按区县医疗废物(含疫情医疗废物)比重,安排专车进行收集,转运工作人员一对一收集,并且线路不变,比如收集古蔺县的专车,就按照设定的路线行进。”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在车辆上安装了摄像头,并利用泸州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GPS进行运输过程监管。
破解“处理时效慢”
提早到凌晨4点出发,“黑科技”实现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破解收运风险大的难题同时,泸州在处置涉疫情医疗废物时,还提前想好了“处理时效慢”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案。
据绿行环保科技副总经理张键介绍,此前,泸州市医疗废物的处置是由几家第三方专业公司共同负责的,是2天收集一次。过去,该公司只需要负责4个区县,上午8点出发、下午6点下班就行了。
而在疫情防控期间,泸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24小时收集处置的决定。为避免多家公司进行转运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就选定了四川绿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家负责泸州市4县3区所有的涉疫情医疗废物。这意味着,绿行环保科技的处理量一下多了3个区县,如果还按过去的时间收运日益增多的涉疫医疗废物,必然会带来处理时效慢的问题。
“加快处理时效,有两个重点,收运要快、焚烧要快。就让转运车提前出发,比如跑古蔺、叙永两个区县的,凌晨4点就要起身,通宵必须 因为来回的路程都要几个小时。”张键说。
目前,绿行环保科技要处理泸州市所有医疗废物(含疫情医疗废物),一级以上医院就有700余家,再加上所有诊所、卫生站、民营医疗机构等,总计有3000余家。与以前的工作相比,更耗时,为尽快处理,工人们也开始加班,早到凌晨4点,晚到深夜12点。
打好收运时间的提前量同时,该公司也有一项有助于快速焚烧的“黑科技”——“同向顺流干灰式转窑”。 张键介绍,该技术可连续不断的进行焚烧,不用暂存,降低了风险,保障涉疫情医疗废物快速焚烧,10吨医疗废物焚烧后只会产生0.3吨的残渣,每天能处理30吨垃圾。 “以前,同样10吨可能要分3批24小时焚烧完,但是我们这个能一直投一直烧,可能12个小时就烧完了。”
按照国家新危废名录要求,医疗废物焚烧底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可直接填埋。其次这项技术还没有污水排放,满足了对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快速处理、绿色处理。
据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科工作人员介绍,1月23日至2月23日,泸州市医疗废物累计收集311.961吨,处置311.961吨,其中疫情医废累计收集23.679吨,处置23.679吨,做到了日产日消、即收即处。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迅速行动,专门成立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和7个督导组,及时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关于应急环境监测方案、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医疗废水和城镇污水监管、环评审批、辐射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印发《关于做好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通知》,开展《疫情医废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医废集中处置技术规范》专题培训,协助城管执法部门对涉疫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置,将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集处置纳入监督检查范畴等,目前累计接收、处置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4638公斤。
张志程反映,目前,医疗废物收集流程上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例如预检分诊台的工作人员脱下的防护服、口罩等一次性防护用品,也要按照新冠医疗废物的标准优化收集流程,同时,每一次的收集、运输流程也要更优化,医护人员和转运工人每次都要进行记录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快速溯源。
(图片由陈向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