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公开课开讲:新时代企业国际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动能

2020-07-08 13:06:4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刘星月 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伴随国际化政治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制度挑战,不少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陷入困境。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应当如何深化制度创新者的角色,为企业国际化塑造新路径,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新动能?

近日,长安街读书会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单位主办的“新时代企业国际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动能的现实挑战与中国对策”之抗“疫”公开课第十一讲在长安街读书会,人民视频、央视频、中国知网等多个平台进行。活动邀请了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国际商务论坛常务副秘书长王珏教授,就新时代企业国际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动能问题进行探讨。

王珏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内涵和范畴引入本次讲座,王教授认为,跨国公司具有本土企业不具备的网络优势,从而提升其整体竞争优势。他以中联重科集团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案例,将中国企业国际化动机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战略资源寻求型、品牌寻求型、标准寻求型、话语权寻求型等,认为中国企业接下来的国际化发展应开始向标准制定、主导话语权等类型过渡。

王珏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分为以“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带入阶段、以大规模引资和产品出口为主的国际市场拓展阶段、“引进来”和“走出去” 并进提升阶段、全球布局的高质量“走出去”阶段等四个阶段。认为很多中国企业已经相比美国企业,已经具备了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必要完全遵循美国本土某些准则,而是要掌握话语权和标准。

接着,王珏从国际形势、国内体制、东道国制度壁垒、企业综合竞争力等四个方面阐述分析了逆全球化时代下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他利用制度创新培育企业国际化新动能的问题,提出了对策。第一,中国应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制度供给者。王教授重点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治理提出了新方案,是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剂,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中国应实现国内价值链、“一带一路”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协同机制。第二,自贸实验区(港)。中国应从制度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以正确的激励与监管机制,破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重数量、轻质量”的难题。第三,中国应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法律支撑,主要体现为:规范公司治理体制,保障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等行为规范的合规;严格监管关于对外贸易、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等领域规定的合规性;推动国内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保障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合规;加强中国在国际组织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规范企业行为对国际组织的合规性。

本次线上讲座持续90分钟,王珏教授论述精彩,参与讲座的观众纷纷在互动环节提出问题与王教授交流,王教授一一回答,赢得了观众的认同和赞许。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