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 这场会议的关键词——便民!

2020-11-20 23:34:3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阳菲菲 (图片由省中心提供)

“乡镇行政区划改革、村建制调整后便民服务网点有没有减少?”11月20日,我省2020年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试点推进会在成都举行。这场由我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牵头组织的会议锁定了一个关键词——便民!

我省镇村便民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头戏”,直接关乎民生。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群众办事是否方便?是否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何通过改革建立更完善的便民服务体系?在这次会上,既有做得好的地区分享经验做法,又有问题剖析探讨,各试点地区积极建言献策,会议从既定12:00结束,延迟了30分钟,现场十分热烈。


站在群众的视角找堵点

从“需求端”倒逼“供给端”

首先,要建立健全基层便民服务网点,合理布局乡镇村便民中心(站)、村有便民服务代办点(室),方便群众办事。

其次,要解决“一件事一次办”,“如果你要开一家餐馆,去办手续怎么办?”在讨论环节,省中心主任吕芙蓉提出问题。

“要办营业执照”、“要办健康证”……一个个简单的问题引发在座“行家”的热议。

“我们都是行业内人士肯定知道怎么办,可是作为普通群众,也许只会说’我想开餐馆、我要修房子、我要结婚’这样简单的诉求。”


“提这个问题就是希望大家站在群众的角度,梳理出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民服务清单,一件事一次办,这是能否便民的关键节点。”吕芙蓉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即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倒逼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从过去群众办一件事进多扇门、盖多个章、交多份材料,变为“一件事一次办”,努力在便民和群众满意度上做“加法”、在群众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上做“减法”、在服务群众效率、效果上做“乘法”、在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部门利益上做“除法”,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梳理镇村便民服务事项清单

保证“应放尽放”“能放能接”

“我们共梳理了273项事项下放基层,但是在下放的过程中,有的事项基层承接不了,有的事项有些部门不愿下放,我们就又重新进行了调整。”达州市开江县行政审批局局长的发言,说出了参会人员的心声。

伴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一直在努力,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下放不力”、“承接有限”的情况,加上还没有建成真正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还要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

为此,吕芙蓉强调,镇村便民服务网点作为群众最近的办事点,应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动态梳理镇村便民服务事项,将一批审批、服务等权限依法赋予乡镇,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聚焦痛点、堵点和难点,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推进试点示范工作,由省中心牵头将在都江堰市、达州市达川区、三台县、开江县、隆昌市等10余个县(市、区)开展便民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试点工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