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以教为乐流动少 前辈后学不忘故土
在和平寻访的两天里,记者发现,这里的村民总是以最朴素、最执着的方式来表达对教育的渴求与尊重。
有30多年教龄的赵洪国还记得,1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一个至今不知其姓名的学生家长,步行10多里山路,为他送来一只土鸡。一个不收,一个不让。“他一直不肯说是哪个学生的家长。”赵洪国没办法,硬塞给这个家长一把钱,这只土鸡最终炖给住校的孩子解了馋。
“爱生如子、爱岗敬业,这是和平场小学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巴中市教育系统的一位干部,对“博士乡”进行过两年的观察,发现这里的老师往条件更好的学校流动的少,利用休息时间经营第二产业的少,老师们都一门心思钻研教学,以教为乐。
一年级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女教师李芳从给他们洗脚开始,培养孩子生活能力;何晴何静姐妹俩是孤儿,4岁时进入学校幼儿园,被50多个“老师爸爸妈妈”贴心照顾,已经15岁的她们不仅成绩优异,还学了舞蹈、二胡……
“每年寒暑假,学校要请名师、专家来给老师们讲课,或者送老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技巧和业务能力。”夏长河很是感慨,74岁的胡振孝、69岁的彭正东退休后,都主动回到学校,给年轻教师传授经验。
从这里走出的人,从未忘记这片土地。和平走出的第一个博士,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2006年捐资数十万元,修建起幼儿园,和平从此告别没有正规幼儿园的历史。在巴中做生意的杨强,这几年资助10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外省发展的企业家杨子毅,给学校捐助10万元……“一批又一批从和平走出去的人,带给和平的希望是无穷大的,这些人至少能让几百个家庭脱贫。从最小处看,一个个学生也会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夏长河在思考,教育的目的不该再仅仅局限于“走出大山”这一最朴素的愿望。“前辈博士扬名四海,后学英才和平天下”。学校提出的新标语,透着对未来的更高期望。
声音
和平社区主任李坤: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家乡。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大山,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扎下根,还有一些到国外发展,贫困的家庭迅速改变了面貌。和平场如今常住人口不足万人,居民收入水平连年增加。
博士彭金:
因为贫穷,孩子们选择求学,梦想走出穷困。因为求学,家长们倾注心血,希望功成名就。
在读硕士张政:
教育的回报是有迟缓性的。表面上看,贫困地区的家庭为教育牺牲了当期消费,反过来看,一个人读书后走出去,又能够养活很多人,更优秀的还能带动家乡发展。
编后
发展教育摆脱贫困
小山乡缘何走出63个博士硕士?这一方面跟当地人的家风、学风、校风、民风等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这些都是“博士乡”不可或缺的“土壤”。
当然,更重要的是和平人算明白了这笔“教育账”,当地没有资源优势,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只能让孩子们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不比房屋比书包,不比钱财比学位。”他们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做出了明智选择,才有了今天的“博士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