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魔力”货物直接从口岸到商场
“平台上线运营后,我想我们2016年的业务会呈几何数的增长。”中外运西南分公司副总经理贾斌说。该公司从2014年开始做跨境电商,到去年做到每月300万元的货量后,就遭遇了瓶颈。贾斌认为,平台能帮助企业突破“软肋”。
受到众多企业热捧的平台,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打开平台网页,目前,已设置有政务服务、通关服务、商家服务、个人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等多项综合服务项目。此外,平台现已集成了多家电商企业、物流企业、支付平台以及专业服务机构。而在平台的“热卖商品”栏目中,已上线母婴、食品保健、箱包等多个品类的境外商品。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潜力。”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王健说。一方面,平台集成了“关检税汇”等多个政府监管部门的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和产业大数据的综合服务。
另一方面,平台将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在五大服务类别中,每一个都有细节,“比如政务服务里面有最新政策解读、信息查询、单据下载等。而商家服务内包含订单管理、多店铺管理等。”平台投资方、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楷说。
以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服务——通关服务为例。“以前,快件进关有违规的风险;其次,货物进件之后需要进行堆码,等待监管部门查验之后再去申报,这个时间是非常长的。”徐楷说,而企业采用平台之后,将会预先录入订单、运单、支付单“三单”信息,并进行预申报。货物进来后,通过扫描商品的信息,就能和预申报的信息进行比对,极大地节约时间和成本。
而在检验检疫环节,将实行“备案+合格假定模式”。“企业将货物类型及产地检验合格证明在平台上备案后,我们对货物只进行检疫和查验,看是否来自疫区以及证货是否相符。”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可以节省传统模式中每批货物的抽样检测,货物可以几乎不做停留地直接从口岸到商场。
一座“桥”一条“路”
产业协同发展奔向国际化大都市
“平台既是一座‘桥’,连通全球市场,参与世界分工,又是一条‘路’,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奔向国际化大都市。”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平台就像一个“聚能环”,将不断释放出“核动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为成都跨境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但又不止于此。”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王健说,十几年前就提出‘单一窗口’这样一个各国贸易监管的发展目标,各个试验区围绕跨境电子商务建立的公共平台就是往“单一窗口”靠近,为中小企业和贸易的参与者提供一个高效的政府监管。
平台的运行,需要这座城市在物流通道、金融结算等“硬件”国际化方面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也会更大限度通过市场的决定性力量,促进这些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成都服务业整体竞争能力,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更大动能。
在此基础上,成都将利用跨境网络零售进口倒逼贸易主体及配套政策进行供给侧改革,升级产品制造、设计及供应链服务能力,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利用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刺激海外流通末端需求,扩大全球贸易增量市场。进而形成由贸易主体跨境电子商务应用、跨境B2B电子商务创新服务、跨境网络零售构成的新型外贸产业体系,力争实现由“境内产能驱动”向“境外需求拉动”,“境外需求拉动”向“产业转型升级”的转化,积极围绕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同时,成都还将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条件,破解西部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难题,积极探索内陆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打造西部经济发展新引擎;同时积极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际合作新规则,改革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制度;积极探寻产业转型转移新途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丰富商品供应新渠道,提升西部消费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