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獾是谁?
鼬獾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夜行性。入夜后成对出来活动,凌晨回洞,个别活动和觅食时间可达拂晓。白天一般都隐居洞中,偶尔亦在洞穴周围的草木丛休息。若遇惊动,便潜入洞中。鼬獾穴居于石洞和石缝,洞穴臭味极浓。
杂食性。以蚯蚓、虾、蟹、昆虫、泥鳅、小鱼、蛙和鼠形动物等为食,亦食植物的果实和根茎。春季以昆虫、小鱼、蛙和植物的根茎等为主食。用脚爪和鼻吻扒挖食物,常留下半月形的翻掘泥土的痕迹,活动范围小而固定,出入循一定路径。活动较迟钝,行走时腹部几乎贴地,常以鼻贴近地面搜索前进。
鼬獾活动的季节性变化较明显,春、冬季节常活动于阳坡林缘和灌丛间;夏、秋季节多活动于阴坡林内和河谷的灌丛间。(来自《中国动物志》、《秦岭兽类志》。)
延伸知识
禁猎期违规猎捕“三有动物” 一只以上即犯法
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规定,每年三至七月为四川省禁猎期,其间采用禁用方式方法违规非法猎捕“三有”野生动物,一只即可构成非法狩猎罪。同时,根据最新法规,收购非法狩猎的“三有”野生动物50只以上的,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此外,在非禁猎区和禁猎期私自捕抓“三有动物”的,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处罚,20只以上的则涉嫌刑事案件。华西都市报记者 何艾琳 摄影 刘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