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爱上成都慢生活 他带全家去“流浪”
黑框眼镜、棉质T恤、休闲短裤,香港男子岑皓轩显得大方、简洁,“2013年,由于项目需要,我到成都考察。在天府广场,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带着全家去‘流浪’”这个在多数家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已被岑皓轩一家用行动在实现。
“我更喜欢用流浪一词来定义这场旅行。”岑皓轩用手推了推眼镜,发出爽朗的笑声,用4年的时间,去泰国学习泰式按摩和瑜伽,到成都体验太极的柔中带刚,前往日本冲绳探索长寿秘诀,抵达中国台湾找个海滩盖所房子,建个养老院面朝大海。“也许会待很久,也许还有下一站,谁知道呢,走着看吧!”
谈及“流浪”的原因,岑皓轩喝了一口咖啡,和太太相视一笑,“为了开心。”2013年6月的一个傍晚,岑皓轩来到天府广场,看到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在玩“竹蜻蜓”,“成都的生活节奏很慢,又轻松,不像香港那么忙碌,忙到大人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那天晚上,我看到每个父母脸上都挂着笑容,觉得他们好幸福。”
回家后,岑皓轩向妻子建议,“不如我们辞职带着儿子去‘流浪’,去不同的国家各待一年,学习新技能,感受那里的人文和生活方式。”没等他过多解释,妻子举双手赞成,“很默契,我们都已经厌倦了香港忙碌的生活模式,是时候换种方式活了。”
母亲
不当名校老师 舍弃孩子上名校机会
短发、微笑、身上散发着香薰的味道,香港女子马漪楠是岑皓轩的妻子,曾经她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我是一名英语老师,任职于香港一所名校,有14年教学经验。”
马漪楠轻描淡写地说,“如果我不辞职,两个儿子可以顺利就读我所任教的名校。从3岁到18岁,他们可以轻松直升,不用考虑一般家庭所担忧的升小、升中排位。”然而现在,“一切与我毫无关系了。”她微笑着握住丈夫的手,从容又淡定,“对很多香港人而言,我过着最理想的中产生活。但是,那样我并不快乐。”
对于快乐的定义,马漪楠有自己的见解,“过别人以为快乐的生活,不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内地父母一样,香港的父母也有很多安排,“孩子有念不完的书,上不完的培训班,满到安排不下的技能提升……其实孩子并非真的快乐。”
“我对我的孩子没有学历期望,学历没有个人魅力和经历重要。”马漪楠说,“现在社会对孩子的要求,成绩占80%,其他才能占20%。不出20年,我们相信会颠倒过来,成绩只占20%,其他才能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