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新目标:到2035年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

2021-07-25 06:55:24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编辑:覃贻花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核心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脚点是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7月23日举行。

到2035年

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

全会指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就是要把践行新发展理念作为最持久的战略优势,把公园城市作为最鲜明的形象标识,把示范区建设作为最重大的时代机遇,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强劲的动力引擎,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最根本的价值依归,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着力在提升经济引领力、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力、门户枢纽辐射力、美好生活吸引力和现代治理能力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基本构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到2030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全面建成,幸福美好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到2035年,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的特质充分彰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

建设以绿色为新形态的公园城市

全面构建未来城市空间治理体系

全会指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核心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脚点是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要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重点,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具化为高品质生活体验,全面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要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公园城市,为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创新创造、创业就业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场景、更优的生态。要建设以协调为新优势的公园城市,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全面构建未来城市空间治理体系。要建设以绿色为新形态的公园城市,筑牢青山绿道蓝网的生态本底,塑造天蓝水清土净的环境品质,创新转化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塑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公园城市,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要建设以共享为新局面的公园城市,健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全面增强生活成本竞争力,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和全龄友好型社会。要建设以安全为新特质的公园城市,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弹性适应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灵敏高效应急能力体系、数字智能智慧运行体系、社会风险全周期防控体系,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的核心地位要突出

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全会指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要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筑牢战略支撑和物质基础。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格局,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创金融服务,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加快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要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建设高质量产业功能区,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持续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交互增值、深度融合,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关注六个转变

成都发展呈现趋势变化和新特征

全会强调,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能级跃升期、空间形态塑造期、动力转换关键期、人口结构优化期、宜居生活提升期、现代治理攻坚期,发展呈现出趋势变化和新的特征:城市空间布局由全面增强人口经济承载力向全面提高主体功能区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目标由追求速度总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城市人口管理由注重人口规模红利向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协同转变、市场辐射能级由区域性消费中心向国际贸易消费中心转变、市民文化特质由满足巴适安逸向崇尚奋斗创造转变、城市治理重点由集中解决现实矛盾向标本兼治建设韧性城市转变。

面向未来,要全面增强战略预见性和工作系统性,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长远眼光思考和谋划迈向现代化的启程之路,培育城市发展的强劲动能和领先优势。要坚持以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升全球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高度契合、人口经济与资源禀赋良性适配。要坚持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提高产业策源能力,统筹布局“六大新经济形态”、创造“七大应用场景”,大力促进新经济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集群成链发展,以创新场景助力新经济企业开拓市场,持续把新经济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创造性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先发优势。要坚持以场景营城厚植宜业宜居优势,加快构建美好生活场景、智能生产场景、宜居生态场景、智慧治理场景,全面激发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要坚持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未来竞争优势,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加快新赛道布局、新赛手培育、新赛场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