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华兴上街的阿奇书店
来到华兴上街15号附8号,“阿奇书店”会以非常醒目的姿态进入你的眼帘。
你以为它只是书店,其实它是商业发展版图中的一个发端;你以为它卖书,其实它还包含了共享办公、艺术展陈、社区共享空间、文创售卖、咖啡饮品等多元业态;你以为它只是一家“平平无奇”的小店,其实它是城市有机更新中对老旧物业活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那么,这个不走寻常路的书店,又是如何“横空出世”的呢?
一场双向奔赴的相遇
从千里之外的上海到成都“安家”
就像美好的爱情是双向奔赴的,阿奇书店落地华兴街,也是一场双向奔赴——一边是从上海回成都创业寻找“落点”的张驰洋,一边是在进行城市有机更新的华兴街需要新业态的入驻。
曾在上海创业6年的张驰洋,不仅参与过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本身也在数绘艺术领域耕耘多年,具有文创商业领域的积累。地处成都核心区的华兴街,在此轮城市有机更新中,提出置换“小零散杂”低端商户,引入更多符合城市发展定位的新业态、具有产业发展动能的新产业。
“通过交流,我们觉得阿奇书店不仅业态很好,可以作为‘十五分钟公服圈’的有益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商业拓展性。”负责华兴街重要节点业态更新的成都百年春熙集团副总经理陈慧琦告诉记者,一方面,因为阿奇书店具有成熟的商业运营经验,下一步可以针对更多的类似国有闲置空间,通过市场化合作实现有效盘活,打造一系列文创空间,实现1+1>2的加成效应;另一方面,因为书店主理团队具有文创商业资源和艺术设计能力,下一步在街区本身的文创衍生板块也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可以说,在业态提升、功能植入的同时,还埋下了产业发展的伏笔。”陈慧琦说。
经过半年选址、看了上百个点位的阿奇书店,因为与华兴街更新后的形态调性以及发展规划不谋而合,毅然决定“安家”于此。
从老房子到潮酷店
成都首个“公寓书店”诞生
走进阿奇书店,逛一圈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把两户位于一楼的公寓“爆改”后的空间,充满了趣味。刚进门,一眼就看出这里是厨房,但它已然不再是厨房——自来水管接上白炽灯管代表水流,成为一个艺术装置;操作台上摆放着各种文创小物。方寸之间,可视的城市记忆、当下的艺术作品、奇趣的展陈方式,如行云流水般地融为一体。继续探究,会发现这里处处皆有巧思——店门口的地面用了上世纪装修很流行的水洗石工艺,地板是专门去淘的老地板,书柜是用漂流木做的……虽然空间有限,但这里却是“螺丝壳里做道场”,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可以阅读,可以喝咖啡、挑选文创小玩意儿,可以打盹儿,还有共享办公的空间,组织一个8人以内的会议毫无压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店留出了专门的空间进行艺术品展陈,最近正在做一个小型雕塑展。
“书店的呈现,其实是一个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成都百年春熙集团有限公司电商部部长付娜说。在城市有机更新中,水、电、气、讯等管线老化是老房子的通病,阿奇书店也不例外。这过程中,除了要克服硬件打造方面的各种问题,还要与周边群众进行沟通、解释,赢得他们的支持。“在去年12月,光是组织群众与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都有好多次。”付娜说。
群众的担心也随着书店的成型而慢慢打消。为了给住户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店门口专门设计了一个全开敞空间。
多方努力下,成都市首个“公寓书店”终于在华兴街闪亮登场。“现在一打造变漂亮了,房租都涨了。在这里生活嘛,心情更好了。”住户张阿姨说。
在此次华兴街的城市有机更新中,置换“小零散杂”低端商户32家,引入像阿奇书店这样的首店5家,同时利用城市街巷的金角银边进行活化利用,让街区物业价值大幅增长,街区形态、业态、功能得到大大提升。
专家声音
跨界设计师、创意人王亥:
更新中需要处理好新旧嵌合的关系
曾经成功再造崇德里的王亥认为,一条街也好,一个城市也罢,对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最重要的是它的标志性。城市有机更新中,保留这种标志性非常重要。“比如老街小巷,通过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我依旧能找得到这条巷子,找到它和我的记忆、曾经的生活经历的链接,我才能有记忆的回声与情感的共鸣。”王亥说。
对于城市有机更新,他表示,在设计中,需要处理好老建筑具有的审美价值与新建筑的使用功能,处理好新旧嵌合的关系。“老建筑具有审美性,要‘留白’,要做的就是植入功能。”
记者手记
就像改一幅画比在白纸上绘画更麻烦,城市有机更新,往往比新建的难度更大。但城市进入当下的发展阶段,城市有机更新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考卷”。成都以实践作答,在这项充满难度与挑战的工作中,不断破题。“挑战越大,成就感越大。”这是参与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在这项工作中,统筹思维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业态迭代方面,不仅仅是引入一店一铺,而是充分考虑它的功能定位与群众所需的结合、发展后劲,以及与周边产业的联动,以棋局谋定未来器局。本报记者 袁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