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效果图
“又一个重磅项目来临,在白鹭湾投资兴业确实没选错。”手机消息一弹出,成都市将以片区综合开发和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建设,作为城市宏观战略谋划转化为城市发展可感可及体验的具体载体。所在企业落址于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的58新经济产业园招商部负责人林聪便兴奋起来。“未来白鹭湾将真正成为一个高品质生活宜居兴业的乐土。”
让林聪兴奋的,正是于今年开建的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昨日,记者从锦江区获悉,依托环城生态公园资源禀赋,锦江区导入深圳产业创新资源,将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打造成公园城市新标杆、蓉深合作新高地、未来社区新典范,打造“智慧白鹭新湾,未来公园街里”。目前,锦江区已携手深投控、成都产业集团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建立综合运营平台,启动一期项目建设,将实现双湾携手、共创未来。
打造自然共生的未来之城
绕过丰美的水草,掠过开阔的水面,湖面廊桥的倒影偶尔被蹁跹飞舞的白鹭点破,很快又再次恢复平静。已经在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工作了一年多,在林聪的眼中,白鹭湾果然正如其名一样美丽。“我们所在的功能区得名于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里生态优美,水韵悠长。毗邻锦城绿道、三圣花乡等景区,天府锦江、人文沙河玉带环腰,蓝绿交织,生态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是创业发展的水润福地。”
“未来的白鹭湾公园社区将呈现一个更加自然共生的未来之城给居民和创业者。”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示范带动,探索未来公园社区锦江路径,锦江区选取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作为示范点位,打造“智慧白鹭新湾,未来公园街里”。该片区生态本底厚实、区位优势明显,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龙泉汽车城产业耦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坚持城园相融,在未来公园社区的规划里,自然生态被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坚持城园相融,片区将与周边1870亩的环城生态公园一体设计、整体打造,引绿入城、烟火氤氲,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格局。”该负责人表示,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将以生态为底、以创新赋能,营造自然与科技共融的未来场景。
坚持绿色低碳,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把“碳中和”理念贯彻到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全过程,通过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打造碳中和“先锋城市”零碳社区。同时,运用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策略,将实现片区水循环和水自给,打造海绵社区和节水社区,增强社区安全韧性。
聚焦细分领域抢跑未来赛道
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在未来公园社区,产业发展如何与社区共融?
“我们坚持产城一体,将构建产业创新策源之地。”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持成都先进营城理念,依托环城生态公园资源禀赋,将导入深圳产业创新资源,秉持“一个片区就是一个复合型功能社区”的理念,主动承载城市发展核心功能,聚焦智慧商业、智慧医养、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和未来赛道,将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加快建设为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示范基地。
强化高能级产业招商,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将依托深投控科技金融、科技产业、科技园区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引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产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同时,突出产业链招商,依靠龙头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形成区域产业生态。
美好生活不仅体现于优美的生态环境,还应该囊括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的医疗服务和生机蓬勃的创业环境等。早在上月开工建设的白鹭湾新经济小镇项目中,高质量配套已经被考虑在其中。
“交通配套先行,在轨道交通方面,依托地铁9号线,打通金融城TOD和林家坝TOD定义的城市轴线。道路管网方面,优先优化本片区周边的道路交通管网配套建设。特色交通方面,建设慢速火车等作为内部交通补充,加强内部各区块之间的联动。”该负责人介绍,在教育医疗方面,该片区预留教育用地,并依托锦江区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国际标准,导入贯穿K12幼-小-初-高全系素质教育学校。依托华西医院、锦欣医疗集团等优质医疗资源,导入一体化妇儿医院、健康医旅项目、智慧医疗服务站、医疗超市等医疗配套,提高片区品质。“围绕人群生活需求,我们还规划文创、艺术、影院、商超、餐饮等多种业态的商业配套。同时,为企业提供商务需求,导入酒店、公寓、咨询等业态,并打造一站式智慧园区服务平台,为园区员工提供差旅管理、办公采购、礼品定制等服务,全面覆盖小镇人群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
营造活力多元生活之地
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具体怎么建?从锦江区发布的规划中,人本逻辑被放在了一切具体行动的首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未来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
在产业场景营造上,融合立体生态系统,提供多元创新空间载体,满足创新主体多样化需求。让产业人才在有风景的地方办公,让好风景激发好创意。
“通过打造企业孵化中心、大数据中心、共享实验室等,搭建共享服务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三生融合理念,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将科学配置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预计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2.9万人,可承载新增居住人口2.6万人,实现片区产城一体、功能复合。
坚持人本逻辑,活力多元生活之地的营造也为未来公园社区的打造增添了特色。推动公园场景与生活场景有机融合,营造尺度宜人的公园式居住区,提供多样化居住新体验。依托通风廊道,形成低强低密住宅形态,住宅高度15—20米。充分利用街边绿地、多层花园平台、空中连廊等多维空间,打造开放交互的邻里场所。提供中央公园商业街、休闲集市、文体艺术中心、露天音乐广场等丰富的消费、文化、休闲场景,呈现烟火繁华景象。通过4条活力绿廊和16公里的慢行绿道与环城生态公园无缝连接,串联居住娱乐休闲和办公空间,形成通达漫游的慢行网络。同时,提供多元共享的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全时全龄全新服务。依托片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优势,通过运用前沿科技,构建便捷高效的智慧综合应用场景。
本报记者 李萌 图片由锦江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