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020年12月,成都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如何示范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如何提升文旅消费质量和水平?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打造文旅融合项目的过程中,生态旅游的概念被频繁提起。
从观鸟活动,到萤火虫旅游,生态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多层次的生态旅游格局正在成都兴起。
生态环境改善促进鸟类数量增多
“观鸟热”背后生态价值转化为旅游资源
观鸟兴起于英国,是早期英国贵族的休闲活动之一,有着超过200年的历史。随着城市生态的改善,观鸟正以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形式让更多人知晓。
成都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成都观鸟会2021年3月发布的成都鸟类名录2.0版中提到,目前成都境内已知分布有鸟类21目80科511种,其中非雀形目有20目36科225种,雀形目44科286种。
事实上,观鸟已经成为不少成都家庭的周末活动之一。环保教育机构乡野走廊负责人蒋志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观鸟已经成为成都本地户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展现形式之一。
“2016年全年,大概只有100人参加我们的观鸟活动,人数到2017年上升到几百人,到了2018年,每年有上千人参加乡野走廊的观鸟活动。其中,大多数是家长带孩子来参加观鸟活动。”
▲众多观鸟爱好者聚集在川大望江校区拍摄鸟类 资料图
每年春秋两季,猛禽都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在此过程中,位于成都东部的龙泉山是猛禽过境和暂时性的栖息地,也是成都春秋季观赏猛禽的绝佳地点。从观鸟的成果看,成都观鸟会联合成都乡野走廊编制的成都猛禽观察指南已经在今年4月修订了第二版,龙泉山猛禽监测分类统计数据表显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共监测到12159只猛禽。
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认为,生态价值的转化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生态价值进行挖掘和提炼,从而发展旅游、教育、运动、健康等活动,既丰富了市民生活,也丰富了业态,促进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转化。“根据观察,成都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逐年递增,这说明成都的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的方向在发展。“青龙湖湿地公园进行了分区,将鸟岛作为鸟类的保护区,而另一些区域就可以开放出来供游人游玩。最好的状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鸳鸯
小小萤火虫带火“过夜经济”
拉动景区消费1.2亿元
距离成都110公里的天台山被誉为“亚洲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基地”“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地”之一。每到萤火虫的高发期,星星点点宛如星河,蔚为壮观,犹如“星光大道”。每年4月到11月,景区内的萤火虫吸引大量游客及专家学者前来观赏研究。事实上,不止天台山,萤火虫观赏已经成为成都周边游的热门项目之一。
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萤火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近年来,在景区持续的保护和培育下,萤火虫种群和数量出现了井喷状态,景区内共有超过20种发光萤火虫。
“景区通过设立萤火虫保护区,由专人巡查,投喂蚯蚓和蜗牛饵料、新建微污设施、积极植树造林,改善萤火虫生存环境,还邀请萤火虫专家指导天台山萤火虫研究院和萤火虫保护繁育中心建设。”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天台山景区每年接待数十万游客,萤火虫观赏项目大大增加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同时推动了景区“过夜经济”的发展,景区内部分商家还推出了萤火虫酒店、萤火虫客栈、萤火虫文创超市等旅游产品,萤火虫直接拉动景区消费约1.2亿元。萤火虫本身的“生态价值”正逐渐转变为“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1992年来到天台山工作,景区萤火虫工作组成员高叔先对景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印象深刻。“刚来的时候天台山还保留着一些耕地,后来耕地变成了林地,再后来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管理的加强,滥采滥伐的现象消失了,天台山更绿了。环境的改善也为日后发展旅游打下了扎实的生态基础,给了以萤火虫为代表的各种生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