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华文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暑期已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公园成为消暑纳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好去处。7月11日,在刚开放半月的芙蓉岛漂浮公园里,市民们漫步其中拍照打卡,享受着惬意的时光,幸福的画面处处可见。
这朵锦江上的“芙蓉”是如何绽开的?又是如何吸引市民络绎不绝前来打卡?一起来芙蓉岛公园探访一番吧。
以景融城
打造锦江水域生态文化新地标
作为成都一个集生态、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漂浮公园,芙蓉岛公园坐落于成都高新区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东侧,五岔子大桥南侧,紧邻“交子公园商圈”。
“周边人群需要一个以活力水岸为载体的都市公共舞台,外来游客需要一个体现地域文化兼具城市休闲的目的地。”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基于“公园城市”“三城三都”“锦江绿道”“交子公园商圈”的规划背景,打造以生态为基底,可进入、可感知、可参与、可欣赏、可消费的城市滨水空间。
远远看去,芙蓉岛公园的外形如同它的设计理念一般,“舒缓流动的锦江水浪轻触芙蓉岛屿,扬起的片片水花,就变成了舒展灵动的建筑屋面”。芙蓉岛公园有效利用岛上高差,在不同区域打造了不同的风景。
芙蓉岛公园北岸,有一处探向江中的大型观景挑台。站在观景挑台上,正面就是五岔子大桥,稍远一点,能看到世纪城东延线跨锦江桥和新世纪环球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芙蓉岛公园的建筑在设计时便迎合了五岔子桥和科华南路的视线点,拉高重点位置,压低剩余空间,形成建筑景观一体化的地景式建筑,与周边桥梁形成对望互动关系。
同时,在芙蓉岛公园东岸,利用高低驳岸的高差,以锦江为灵感打造碧波轻抚水岸般流动的曲线艺术挡墙,艺术挡墙采用参数化设计,通过高强度GRC材料在三维空间上构建出自由流淌、变化错落的曲线形空间。
岛上的建筑设计,也是别具一格,利用铝蜂窝板和玻璃肋全玻双曲幕墙等新工艺来应对灵动的建筑形体和大面积的双曲玻璃立面。“特别岛头建筑,采用双曲面弧形玻璃,单块整版玻璃从地到顶,最大达到单块12平方米,为室内争取了最大最完整的视线通廊。建筑屋面采用轻质种植绿化,既满足了建筑结构的荷载要求又展示了建筑的第五立面。”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而在岛的内部,游客可以踩着绿意浅萌的小石板路,走进充满不锈钢镜面装置的“秘镜花园”里,坐在长木椅上,看着路边搞怪镜面中突然变得“肥胖”的自己,充满着艺术趣味。岛城一体、岛岸共筑,通过与周边城市体系有机连接,芙蓉岛公园在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设计特色分区、融入艺术体验、创建多元联系,打造出独特的“漂浮公园”。
结合交通枢纽定位
岛、岸、城三位联动激发片区活力
芙蓉岛公园是红星路上连接世纪城和西博城的重要生态节点,场地交通系统明晰,具备多式联运的交通支撑体系。作为连接岛、岸,实现通行便利的重要枢纽,项目内芙蓉桥由上下游两座独立的桥梁构成,在岛上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马蹄状回弯。除提供从公园内上下桥梁的通道功能外,亦是岸上一块集观景、休憩、游玩、交往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上游桥为无障碍设计,可提供后勤、清淤及工程车辆上岛的功能;下游桥在跨过江面之后继续延伸,远期将横跨府滨中路与后侧地块的商业建筑二层连接,进一步拓宽公园的可达性范围,串联起周边地块,延伸公园边界。
据了解,芙蓉岛公园将聚焦夜间经济,以灯光照明效果配合活力艺展区、生态秘境区和水岸风光区三大功能区域,采用多重游览方式,营造复合观景体验,完善公服配套,策划特色活动,激活消费频度。
活力艺展区将通过在岛头打造以五岔子桥为背景的展演空间,举办各类主题展演活动,激活夜间活力,并充分利用岛上空间,强化“芙蓉”概念,入口节点设置高品质芙蓉花境,丰富植物层次变化,呼应芙蓉岛主题。
生态秘境区延续生态主题,区域内保留现状树,补植高大乔木,为鸟类提供生境,同时形成林下外摆空间,创造消费场景,景观节点旁增设小型商业设施,完善公园商业配套,高低起伏的屋面与场地联动,形成环线,丰富游览和观景体验。
水岸风光区结合中和码头增设配套服务建筑、码头临时集市,形成新的消费场景空间节点,通过临时集市、无人超市等场景的植入,营造多维客群、全时活力的消费场景。通过芙蓉桥将二期商业、水岸区串联,岛、岸、城三位联动,激活片区活力。
“我们将继续完善公园植被栽种和景观打造,加快场景植入,丰富公园内涵,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助力。”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