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放”“管”兼施

2017-12-05 14:56:2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王成栋

  变革

  一边放活让社会资本参与,一边压实生态水管理

  在幸福村,仅2014年,全村便投工投劳1000余人次,自筹资金近20万元。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能少了群众的身影、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改革这条主线,始终贯穿过去五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中。

  改革的首要突破,是破除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壁垒。

  而在全省范围内,通过投工投劳、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变革等,吸纳的社会资本逐年攀升。以水利建设为例,目前全省共有45个水利项目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涉及投资近370亿元。

  不只是资金,改革还给行业主管部门“减负”。2012年开始,我省启动小农水确权颁证改革,在确权颁证基础上,全省100多万处小型水利工程实现“有人管”,农户自发组建的5096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灌面1699万亩。

  如果说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是松绑和放活之举,那么,生态水方面,五年来四川则一直在压实和收紧。

  2014年起,我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目前,全省已完成143条河流的水功能区划定,审查水资源论证报告16个。

  “压实”一步快过一步。去年底,四川全面启动实施“河长制”,变河湖管理保护的部门制为党政首长负责制。近一年的时间里,完成制定省级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确定了目标、问题、任务、责任4张清单。

  “收紧”同样快马加鞭。2013年,四川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剑指农业用水总量居高不下、用水效率低下。目前,该项改革已经扩展至全省77个县。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