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玩意儿”“朋友圈”“撇脱”,你能想象,这些通俗又直白的话语,是出自一本正经的成都政府工作报告中么?
2月25日上午,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罗强在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向大会报告工作。金句频出,朴素亲切的文风中,许下的是对成都的郑重承诺。而今年重磅推出的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也立足让世界读懂成都,希望成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负责人,解读背后的故事。
很洋气!
“烧脑”翻译18000字 今年推出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
45个页码,18000多字的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磅推出。对于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和热闹的成都,很有必要。“让世界读懂成都,让成都故事在全球传播。”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个城市的胸怀和抱负,成都正在用更加开放的体系和视野,融入世界的节奏。
在这份报告中,成都市长罗强也梳理出过去五年,成都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步伐。驻蓉领事机构增至16个,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到85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81家。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04条,航空“第四城”地位更加巩固。蓉欧快铁连接境外14个、境内12个城市,成为中欧班列中开行线路和数量最多、运行最为稳定的班列。成功承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国际性会议。进出口贸易保持较高增长势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往来呈加速态势。
那么这份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过程,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英文版翻译时间用了三周多,是一个很‘烧脑’的过程。”相关负责人介绍,拿到初稿后的第一步,是“切块”。由牵头人通读全文,对报告整体的篇幅长度、结构、思路进行初步把握,将文本拆分成块,分配任务给每一位译者。
如何保持两种语言之间的平衡,对报告翻译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如果完全按照字面直译,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反之,如果处理得太过于灵活,又会牺牲原文的表现力、甚至造成读者理解的偏差。以十大民生实事中的“新增学位10万个”为例,这里的“学位”是指学校里可接纳学生的位置数量,如果理解成毕业后获取学历那个“学位”,而翻译成“degree”就要闹笑话了。在成都的英文版报告中,用“education opportunities”来表达了“学位”一词。
接地气!
让老百姓过得更撇脱 诗意又直白的表达获称赞
“让音乐浸润城市,让文化滋养心田。”“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建设幸福蓉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撇脱”,2月25日,这些充满诗意又直白的报告“金句”发布后,直击市民心田,获赞无数。“语句质朴得不能再质朴,但背后的真心意,感受到了。”成都市民田梦虎早上一直刷着大会开幕直播,让他倍感振奋的语句接连不断。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和修改历时4个月,修改报告不是修改文字表面,而是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支撑。几十项的民生工程,每一个征集都来自基层,解决的是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现实问题。”起草报告相关负责人解读,以“土玩意儿”为例,成都提出,加大川剧、蜀锦、蜀绣、漆器、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文殊坊、新都锦门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强活态传承、活化保护,让“土玩意儿”更具国际范。这与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的期许不谋而合。同时,对百姓关注的民生工程而言,成都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成都当前的问题,没有回避矛盾和问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