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推向纵深

2019-05-07 10:28:3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

□本报记者 樊邦平

看现状

3400余名农民“持证上岗”,但缺乏后续支持政策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从业者。”广汉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包慧娟介绍,作为11个试点县之一,2017年广汉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管理工作,当年评定出16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

两年间,广汉共为23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颁发了证书,并制定了贷款贴息、社保缴费补助等支持政策。持有证书者,最高可获得60万元贷款,当地财政将补贴50%的利息;个人购买社保,政府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在一些农业项目支持上,也能得到优先考虑。

但像杨萍、王德超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是少数。广汉有36.7万农业人口,拿到职业农民证书的只有230余人,最终享受政策支持的仅有50余人。

广汉不是个案。记者在11个试点县中调查得知,推行两年后,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面临后续动力不足问题,例如,川东南某百万人口大县只认定了58名新型职业农民,有的县认定了上百名新型职业农民,但最后兑现了政策补贴的只有几名。

为何试点推进进度不如预期?首先是缺乏顶层设计。“为了保障新农民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但目前缺乏一个更为科学的新农民认定标准。”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豆成杰道出了政策扩面的难题。

“资金来源也有限。”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廖芙香坦言,由于此前是试点,所以在职业农民的认定方面只能谨慎推进,同时由于缺乏专项的资金支持,在补助政策的兑现方面,也只能量入为出。省农业农村厅的一份调查也显示,截至2018年底,11个试点县认定的3400余人中,只有200余人享受到政策支持。

“在制度有待完善、资金来源有限等现实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试点成绩已属不易,但面对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要求,我们的试点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