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红打卡地的彭镇,亦是文人墨客的历史摇篮

2020-11-04 06:56: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波

四川在线消息 对于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观音阁老茶馆,想到的是杨柳河畔的“第一春波”。其实,在2019年彭镇就与空港花田等获评了“网红打卡地”。

然而这些都只是百年彭镇的冰山一角。换句话说,你有想过彭镇为什么叫彭镇吗?

第一桥

# 百年老镇 #

彭镇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双流古场镇之一。以杨柳河的码头运输兴起,物产丰腴,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文化之地。

古往今来涌现出不少名人创立学派、兴办教育著书立说、传经授道......他们尽己之力,在彭镇的历史文化变迁中画上了浓墨重彩之笔。

# 彭镇与彭端淑 #

雍正年间,彭镇还不是彭镇,而是双流县的永丰乡。清朝时期,因为战乱惨遭烧毁。乾隆年间,乡人们重回该地,建起街房数间,形成场镇。

据历史资料显示,彭镇的得名很大可能是因为一个文化名人——彭端淑。

▲丹棱大雅堂乡贤馆 彭端淑蜡像(图据双流司法)

彭端淑为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清乾隆二十年,出任广东肇罗道署察使。6年后,辞官归蜀,在成都锦江书院从教。彭端淑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其诗歌、散体古文及文学批评理论在当时影响都非常大。

▲丹棱县双桥镇端淑故里(图据瞿上)

以文而名彭端淑,时与大家李调元、张问陶鼎立蜀中,被誉为清代“蜀中三才子”。现存彭端淑的作品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粤西纪草》、《碑传集》、《国朝文录》、《广东通志》等。其弟彭肇洙、彭遵泗在当时都以文才知名,与彭端淑一起被称为“三彭”。

彭端淑自幼刻苦学文,勤攻史经、善文墨,以散文见长。供职期间在彭镇写下了不少文章,其中以《为学》最为著名。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节选自 《为学》

▲老书法家张周林先生楷书《为学》

# 彭镇—文人墨客的历史厚重感 #

彭镇是个靠近都市,但又不太扯眼的小镇。镇子偏西一隅街道狭小,小青瓦房木板铺面,人流稀少古街老宅风韵犹存,时光还定格在几十年前。

▲杨柳河

彭镇占地虽然不大,但全镇的整体建筑却有着朴素淡雅、古朴飘逸的美感。每逢周末总有一些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

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彭镇的沧桑感,更重要的还是彭镇的文化与内涵所带来的厚重。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得益于包括彭端淑和他的兄弟在内的,彭镇层出不穷的文人墨客,

在这个精致又人杰地灵的彭镇,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名人和厚重历史,等待着你前往探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