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三到七百元!降价集采冠脉支架在四川投放

2021-01-11 06:45:57来源:封面新闻编辑:刘波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2020年11月5日,我国首次对冠脉支架进行集中带量采购,最终10个品种中标,冠脉支架的价格由均价1.3万元下降到中位价700元左右,降幅超过90%,预计节约医保基金109亿元。

2021年1月1日起,国家集采冠脉支架正式在首批18个省区市落地实施,据国家医保局,截至1月9日,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的患者用上了集采后的冠脉支架。目前未落地的省市区也已给出了明确落地时间,1月底全国所有省份均落地实施。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成都各大医院,目前部分医院开始使用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一些患者已经顺利出院。

高额费用“劝退”患者

一枚国产集采冠脉支架解决半年烦恼

2020年,64岁的古大妈因胸痛前往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查,造影发现心脏血管存在严重的狭窄,最重狭窄达到了99%,影响了远端的血流供应,原则上是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但古大妈经济条件有限,她最终选择了口服药物保守治疗。服药后,因血管狭窄过于严重,古大妈仍然反复出现劳力相关的胸闷、胸痛,运动耐力明显受限,严重影响了她的老年退休生活。

2020年底,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二科主治医师聂谦将集采冠脉支架的利民政策告诉了古大妈,在新年的第一天,她前往该院再次办理了入院,接受介入治疗。

2021年1月4日,集采的心脏支架在该院快速完成了相关备案流程,一枚国产集采冠脉支架被植入到古大妈心脏血管狭窄处,困扰了古大妈半年的严重心绞痛在术后得到了解决。

患者自付费用大幅降低

仅为原来的4.7%

古大妈术后恢复良好

采集后,患者能省多少钱?据国家医保局测算,集采前,冠脉支架的均价约为1.3万元,按最普遍的报销政策,参保人需先支付30%即3900元,支架价格封顶为1.2万元,参保患者还需支付差价1000元,对剩余报销范围的费用再支付20%即1620元,也就是说患者需要支付6520元。集采后,冠脉支架价格均价下降到700元左右,参保患者首先支付30%即210元,再需支付剩余报销范围费用的20%也就是98元,共计308元,个人负担仅为原来的4.7%。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从2009年到2018年,中国冠心病手术量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91.52万例,年增长速度为10%-20%。以冠心病患者人均植入1.46个支架估算,我国每年要用近150万个支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降价后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医保支持

对医疗机构实行激励约束

国家医保局明确,通过集中招标采购,高值耗材价格降低而减少医疗机构支出的部分,仍然归属医疗机构,同时引导医疗机构对心脏外科医生的绩效考核进行适当的倾斜。这意味着降价的冠脉支架不会对医院收入有影响。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此前也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分解细化完善具体举措,做好政策衔接,确保在2021年1月20日前落地见效。

同时提到实行激励约束,对冠脉支架集采政策执行情况良好的医疗机构,不因采购费用下降而降低2021年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调减相应病种(病组)、按床日等2021年医保支付标准。对于开展冠脉支架集采节约的部分医保资金,参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工作思路,由医疗机构结余留用。

科普

冠心病患者装了心脏支架还需吃药吗?医生:不论是否手术均需长期服药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二科主任谢文介绍,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氧供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发的心脏病。

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在于稳定、缩小冠状动脉上的粥样斑块,缓解由冠脉狭窄引发的心肌缺血。斑块内脂质核的增多,导致斑块不稳定,容易促使斑块发生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造成血管堵塞,最终引发严重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是任何疾病包括冠心病在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当冠心病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上述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是指通过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的方法,缓解狭窄或开通闭塞的血管,达到改善心肌血供的目的,进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改善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都需要长期坚持口服改善预后的药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