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二:众里寻他千百度 最新的“图书馆”不好找
2015年4月28日,成都市图书馆又在中心城区的天府广场地下一层设置了一座小型“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
天府广场下沉式广场的负一层,已是集中了餐饮、服饰、购物的购物中心,商铺林立、游人如织。8月25日,记者试图找到上述图书馆,花了不少精力。记者仔细查看了广场负一层的店铺分布平面图,也没有发现关于图书馆的索引标示。在询问了几位值班保安后,在今站购物中心通往人民西路的通道内,记者终于找到了这个自助图书馆。
被画展包围的自助图书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占地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自助图书馆,竟然被正在举行的某摄影展的展架“包围”。一位正在附近店铺逛街的市民表示,由于这座图书馆摆设的位置并不显眼,再加上摄影展架的包围,若非记者提示还真未注意到。
随后,记者在现场守候的半个小时内,没有一位市民前来借还书。
一位在广场负一层执勤的安保人员告诉记者,平时“还是有人来借书的,只是今天不是周末,人自然要少一些”。
成都市图书馆技术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位置偏僻本不是图书馆方面的本意,而是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了多次协调才确定的,“原本考虑设置在地铁出站口位置,以便最大程度地推广阅读,但人流量大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这位负责人说,针对正在进行的影展,图书馆方面也向场地所在的购物中心提出了请求,“希望尽量能够保证读者的正常借阅不受影响。”
“我们并没有刻意追求阅读量。”这位负责人表示,设置这些自助图书馆的目的,主要是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提升市民的阅读意识,“对于喜欢读书的市民,能够方便他们借阅;对于其他的市民,希望他们看到这个图书馆,就有了读书的冲动。”
有经验:东郊记忆自助图书馆使用率最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图书馆在五个主城区内,已经设立了3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分别分布在市图书馆院内、天府广场下沉式广场负一层和东郊记忆。成都市图书馆一位负责人表示,初步统计显示,东郊记忆的自助图书馆使用率最高。
在成都东郊记忆,记者在靠近北大门的主干道上看到了这个图书馆。市民张先生正带着孩子在此借书。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家住在不远处,有时候带小孩来游玩时可以顺便来看看书。“每次可以借阅4本,用身份证就可以注册,非常方便!”
记者看到,该自助图书馆内的陈列的书籍涉及养身、考试、文学、历史等多个类别。据成都市图书馆技术部负责人表示,每台自助图书馆总共的储书量为330本,但考虑到有读者还书的需求,因此每台设备实际上保留了50个空位供读者归还。对于摆放图书的类别,该负责人表示“一个是放置新近出版的书籍,二是根据市图书馆所有读者借阅的统计量找出最受欢迎的借阅种类来陈列”。
正在记者采访之时,有几对年轻的情侣凑上来观看这个自助图书馆。“感觉特别有创意,在这么文艺的地方推出自助图书馆,非常符合这里的文化氛围。”市民李小姐表示,之所以此处使用率最高,应该是来这里的人都是喜欢看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