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直通车第四期】2017年 四川八大举措力保无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

2017-01-18 17:53: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记者:杨琴 黄瑶

访谈互动:

代表感受:家长送学生上学的积极性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本次视频访谈的另一位嘉宾是省人大代表、阿坝州壤塘县城关小学校长色准。色准代表是壤塘本地人,访谈中,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情地讲述了教育带来的好处和身边人对教育的变化。

“原来我读书时,寒假、暑假都要打工挣学费,和现在哪里比得了?”色准回忆说,在她考上学校时,有位叔叔专门骑着马到她家对她爸爸妈妈说,女娃娃十七八岁的时候就不要去读书了,就让她去劳动,劳动几年就嫁出去了。“但我的爸爸妈妈还是让我去读书,现在就过得很好,我也带着我的弟弟妹妹一起学习,现在都出来了。”

色准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惠民所带来的改变。当地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之后,家长送学生上学的积极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开学第一件事,是到村上动员孩子,还要跟家长说谢谢,把娃娃送到学校了。家长还要提意见,安全谁负责呢?打架了哪个管呢?”现在,在学校,不仅免费教育,娃娃们一分钱不用交就可以吃上可口的免费午餐,“鸡蛋、牛肉、猪肉、水果以及各种蔬菜,比他们在家里吃得好。”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高涨。

去年,劝不要再让色准读书的叔叔也来到了学校,把自己的孙女送过来了。“他说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我们到成都去看病,走都走不来,必须要请个人(陪伴),所以必须要读书。’”色准代表感慨地说起了自己的感受:“知识改变命运。”“脱贫方面,教育脱贫最关键。”

人大代表:建议扩大高等院校对双语学生招生力度

新闻发言人:提得很好,要动员这些高校多给些招生计划

访谈中,色准代表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了3条建议——

第一条是关于学生的,“恳请教育厅为双语教育更好的发展,适当扩大四川省高等院校双语招生的范围和力度。”

色准说,民族地区的发展非常需要双语人才,15年免费教育完成后,四川省高等院校仅有4所招收双语学生,很多双语学生不能进高等院校就读,从而不得不走入社会,不能更好的培养。

据了解,目前省内高等院校招收双语学生的包括阿坝师专、康定师范校、西南民大、成都中医药大学4所。“民族地区确实很需要双语人才,像法官、警察、老师,能不能在高等院校多增加双语班级。”色准表示。

对此,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澜涛在访谈中当即承诺:“提得很好,要动员这些高校,要多给些招生计划,来扩大双语人才的培养。”

此外,色准代表还就民族地区教师职称方面、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关链接:

成效回顾:全国首开先河 四川省民族地区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

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澜涛表示,去年,我省教育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让老百姓有真正的获得感。其中,在民族地区率先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这在全国首开先河。

据了解,从2016年起,我省民族自治地区51个县全部实现15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100余万人。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全部实施免费,让民族地区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二是坚持“兜网底,保基本,促公平”,如“改薄”——改变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50亿元,开工建设校舍面积近700万平方米。

三是从幼儿园到大学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目前,我省已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只要愿意读,应读尽读。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