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 瞰四川|走进兴文县水泸坝现代农业公园 在田间重新认识“一粒米”

2019-08-30 23:27:2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顾强

 

/home/img/file/20190830/20190830234858_9119.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邓童童 王玥 摄影 万宜森)大自然可以鬼斧神工景观景致,人类同样擅长。8月30日下午,“70年 瞰四川”——第三届全国主流媒体航拍四川大型采访团来到兴文县水泸坝现代农业公园,上天下田打探巧改“槽坝田地”,带动地方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水泸坝现代农业公园位于僰王山镇境内,这里四面环山、光照充足、天然竹根水灌溉农田,是一个集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科普示范、特色养生、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的田园综合体,春可挖竹笋,夏可摘青梅,秋可闻稻香,冬可酿红粱。

水泸坝水稻只产一季,入秋开始收割,采访团正巧赶上。沿景观绿道深入稻田,一路泥土芬芳,水渠里一群小麻鸭嘎嘎叫着游来游去。

东方网记者丁一涵第一次下田割稻子,在农户指导下,他迅速掌握了要领:“割的时候,握镰刀的一只手要往自己胸口方向‘捞’(拉)。”但由于不太娴熟,收割速度比一旁农户慢了好几倍,割下的稻杆放入一旁打谷机,分离出一粒粒稻谷。丁一涵很有成就感:“有一种丰收的感觉。”

“这是人工收割,一亩地一天要2-3名农户。”水泸坝村相关工作人员笑着指向一旁的联合收割机,“自动收割一亩地只需要10分钟。”

体验稻田收割的同时,采访团里几名飞手的无人机不时低空掠过。南海网记者刘洋从无人机镜头反馈的画面中看到“大片错落有致的稻田,丰收的淡黄色遍布山谷中”, 便不自觉哼起歌曲《稻香》,“很别致的景色。”

在外观为大米造型的大米博物馆里,采访团学习了解了大米的前世今生、品种改良、农具科普、“米”字溯源,还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米。陕西传媒网编辑周雨馨觉得有些新奇,“大米日常就能见到,没想到这里会专门为大米建一个博物馆。”她称:“馆里展示的内容,其实也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珍惜粮食。”她对馆内展示的微雕大米作品很感兴趣,“在大米上刻字,太厉害了!”

据悉,水泸坝村建立“专合社+村资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流转土地建设富硒水稻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3000亩富硒水稻田,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所产泸硒牌富硒大米均富硒(硒含量在0.10mg-0.445mg之间,高于国家富硒标准2倍以上),被认定为“宜宾市优质品牌农产品”,可更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提高免疫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