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巴中观察 白川东 摄影报道
“冬天的温度太低了,还得十来天才能发芽。”2月7日一大早,趁着客人还不多,尹仲荣钻进后院,拿起水瓢给铺在铁板上的大麦浇水。他是巴中市恩阳区恩阳提糖麻饼的传人,在恩阳古镇上开店已有30余年。
作为米仓古道上最繁华的集镇,恩阳古镇曾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有“小上海”美称。提糖麻饼是古镇里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
小小麻饼工序复杂 制作手艺传承百年
车停在游客中心,经过一座廊桥,拾级而上,便到了恩阳古镇老街。
提糖麻饼藏在街巷深处,仅尹记一家。穿斗式结构的房屋年代感十足,门帘处挂着两排成串的麦芽,一块“尹记提糖麻饼”的金字牌匾顶在门梁上。
据尹仲荣讲,他少年时期家境贫寒,11岁起开始跟舅爷林富峨学习制作提糖麻饼,“听说他家是‘湖广填川’时从湖北孝感来到恩阳的。”所以,尹仲荣笃定,恩阳提糖麻饼手艺源自湖北。
“提糖麻饼中的‘提糖’就是提炼麦芽糖的意思。”尹家后院小厨房门外,一块窄长的三角区是尹仲荣培育麦芽的地方。麦芽晒干后磨成粉,和煮熟的糯米混合发酵,再滤出的糖水熬制,最终方得到上好的麦芽糖,“就制糖这一步,每次都得花好几天。”但尹仲荣坚持古法熬制,甚至不惜重金在附近的村子请农民专门种植大麦。他相信传统的手艺,才是最能穿透时间的味道。
麦芽糖制成后,将精面发好,内上红糖、橘饼、麻油、香油,外上麦芽糖、芝麻, 整个过程不沾半点生水。然后,将饼胚均匀地铺放在平底大铁锅里,慢火烘烤。几分钟后,一把拉起连着锅盖的撬杆,一锅金黄蓬松、香甜化渣的提糖麻饼就此出炉。
自2013年设立恩阳区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古镇的消防安全备受关注,居民不可再烧柴火,尹仲荣制作提糖麻饼的土灶也换成了烤箱。2019年,为了让更多的游客看到最传统提糖麻饼的制作技法,尹仲荣不辞辛苦,先后3次往返深圳,重金定制了一个仿土灶的电烤炉。
开网店、置无人货柜 让游客不再空手而归
“小袋简装的自己吃,大袋精装的送亲戚朋友。”早上10点多,刘宇专程来到尹仲荣的店里,购买了10袋提糖麻饼,“老婆的弟弟回来过春节,专门买给他带回宜宾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尹仲荣每天跟着舅爷顶着装满麻饼的簸箕走街串巷售卖。如今,销售方式的多样化,也给恩阳提糖麻饼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2014年,尹仲荣的大儿子尹鹏程在淘宝上注册了一家网店,尹记提糖麻饼开始在网上销售。2019年,巴中恩阳机场通航,作为巴中当地特色小吃,尹家的提糖麻饼也成了机场的畅销货品。
在店门口,四川在线记者还注意到一台无人售货机,里面也放着可自助购买的提糖麻饼。“这是有一次我们在机场看到的,记下了销售电话,几天后就运了回来。”尹仲荣说,无人售货机花了1多万块,买得不算便宜,但他愿意出这钱,“我们一家现在城里买了新房,只有白天在店里,一些来得晚的游客买不到货,无人售货机就是为了他们。”
罗仲荣演示在无人货柜卖提糖麻饼
其实,关于顾客的故事,尹仲荣记得的并不多。但他知道,在恩阳古镇开店30多年来,除了本地人外,外地慕名来到尹记提糖麻饼店的客人不在少数。
5年前的一个秋日,他曾遇到一位特别的客人。那是一位讲普通话的中年人,专程从外省来到店里,“他看了媒体报道,并且网购尝过才来的。”和普通的客人不同,这人是想跟尹仲荣谈笔“大生意”,“他希望我们每天能给他做出3000个提糖麻饼,发到美国去。”如此大的订单让尹仲荣有些心动,甚至想到请人帮工,但对方之后提出的条件,让他实在无法接受,“他让我们只出饼子,然后他来包装成他的品牌。”坚持品牌自主权,最终让尹仲荣拒绝了这单生意。
古镇上下千年,南来北往的客人来去匆匆。随着岁月变迁的是售卖方式,而故乡的味道一如既往。传统手艺人守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