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心地·(1931—1940)|巴中通江③:为报红军救命之恩,村民接力守护红军墓80余载

2021-02-18 11:39: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昕

四川在线记者 阮长安 王国平 钟帆 王晋朝 巴中观察  朱荣杰 马小米

巴中观察  施皓文 摄影 华小峰

“铛铛铛……”1月21日,隆冬的下午,凿石头的声音回荡在啸口梁的山谷间,这里正进行着川陕省工农总医院红军烈士墓区的修缮提升。

这片墓区位于巴中市通江县瓦室镇长春村(2020年与啸口村合并),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为了报恩,让子孙后代看得见、记得住这段历史,聂正远一家和村民们接力守护红军英魂80余载。

【报恩】

解放前村民悄悄守护红军墓

聂正远今年76岁,土生土长的啸口村人。红军烈士墓区就在他家的水田旁边,间隔一堵围墙。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陕西和四川方向转移,通江成为当时的川陕苏区首府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所在地。1933年8月川陕省工农总医院在毛浴古镇成立,1934年2月迁驻啸口村。

得知红军进村的消息,地主们吓得落荒而逃。入村后,红军便将田地分给村民们。不仅如此,医院的医生还时常给村民们诊病,“当时,我父亲得了伤寒,就是那个医院的医生救了他。”聂正远回忆,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月,伤寒症在农村几乎是“绝症”。因此,父亲聂永奎病愈后,始终感念红军的救命之恩,主动腾出房子让红军居住,并参与到红军伤员的运送、护理。

当时,正值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关键时期,战事频繁,送到啸口梁的伤员越来越多。由于缺医少药,众多红军伤病员医治无效牺牲,安葬于医院附近。

红军撤离后,地主还乡团的人返回村庄,不仅从村民手中抢回了土地,还把红军烈士的遗骸挖了出来。情急之下,聂永奎只能秘密组织村民,将红军烈士遗骸重新掩埋,悄悄守护、祭拜。

直至解放后,聂永奎和村民才将山沟里的烈士尸骸统一迁葬至未被破坏的红军墓地处,集中保护。自幼耳濡目染的聂正远也对红军也充满感恩之情,常主动和父亲一起守护红军墓。

【接力】

要求自家田地分到红军墓旁

1982年,聂永奎已经72岁,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他郑重其事地将聂正远叫至床前,正式将“守护红军烈士墓”的担子交托到儿子手中。也正是那一年,为了方便守护红军墓,村集体划分土地,聂正远主动要求将自家田地划到墓地旁。

“每天干完活都能去转转,除草、垒土……”据聂正远介绍,与普通的农村土葬墓地不同,这片红军墓因当年的条件所限,修建得比较低矮,不堪暴雨冲击。所以,每当雨季来临,他总担心一夜大雨过后,墓地有所损毁,“有次一场暴雨过后,我一天垒了70多座坟。”

为了守护红军墓,聂正远没少与人发生争执,甚至有一次他堂兄将马牵进墓地吃草,也被他赶了出来,“父亲说过这些人都是为穷人打江山牺牲的,他们在这里送了命,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守护好他们。”多年来,聂正远的倔强与坚持感动了不少村民,大家也开始用行动支持他。

2003年,邻村想给五保户建房,但又舍不得买木材,就打起了红军墓区树木的主意。聂正远发现后,立即回村里叫人,并让老伴儿王秀清赶快去守着。情急之下,王秀清甚至用身体挡在树前阻止他人靠近。很快,其他村民也赶到现场,

大家齐声谴责砍树人,最终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传承】

让子孙后代铭记这段历史

老聂很倔,众所周知。

曾经,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希望将啸口村的红军烈士遗骸集中迁葬,但老聂却不同意。村里人不禁疑心,难道老头能因守墓获益?不曾想,倔老头一心保留这处纪念之所,仅仅是希望子孙后代能真正看得见、记得住这段历史。

在聂家父子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守护红军墓行列当中,原啸口村8社老社长聂长法就是其中一位组织者。

当地农村,每年腊月起,有子孙为先辈垒坟的习俗,以此纪念逝去的亲人。所以,每年清明或其他年节时,聂长法总会组织村民,带上祭品专程来到红军墓前垒坟、祭拜。

2017年5月,“接力棒”也交到了巴中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程玲手中。据她介绍,如今每年清明前,附近镇上的企事业单位、学校都会组织人员前来祭拜。

截至目前,墓区的修缮进行了1个多月,杂草已被清理干净,工人们正在为每座墓凿立坟头石,“在这之后,我们也会像王坪的烈士陵园一样,给每座墓前立上刻有五角星的无名烈士墓碑,并建起供排水系统和步道。”据建设单位负责人杨昇频介绍,整个工程预计今年4月底完工。

近年来,来到啸口村祭拜、寻亲的人不在少数。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一代又一代人将发生在这里的红军故事记了下来、传了出去。

视频|走进初心地·(1931—1940):红军烈士陵园的三代守护人

走进初心地·(1931—1940)|巴中通江①红军烈士墓的守护人

走进初心地·(1931—1940)|巴中通江②:一座陵园,一个家族的使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