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舱保持恒温恒湿、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作业。发掘设备在手铲等传统工具之外,多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超景深显微镜等几乎鲜为人知的黑科技。
四川在线记者向宇摄
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的发现“一醒惊天下”。时隔34年的2020年,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再一次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与34年前不一样的是,三星堆考古更像是一次多兵种集团大作战,不仅为发掘工作配备和使用了最为先进的考古发掘的设备和技术,还集结了全国34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此外,这次即使在全世界也并不多见的世纪考古大发掘现场,有一群“90后”考古人,他们年龄虽轻,但责任不轻,他们已经成为了三星堆考古第一线不可或缺的力量。
“忙内担当”刘槃
6号坑,来自四川大学的同学正在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处理意见,他们大部分都是年轻的九零后。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考古人员多为资深学者。这个资深,不仅代表学术方面,也反应在了年龄上。不过在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一群90后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刘槃,生于1999年12月,说她是90后都“苛刻”了些,毕竟再晚出生几天,她就是妥妥的“00后”了。
刘槃说,在初二时,她看了一本历史探险科普书,书中主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古学者。那时候,她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考古学的种子。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矢志不渝的坚持中与命运机缘的巧合下,刘槃进入了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从湖南来到了成都。刘槃曾经以为,考古是“停桡问土风”般的工作,在这片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寻找着被历史湮没的古代文明。然而,正式接触到考古以后,刘槃觉得这个行业更偏积累与脚踏实地。下野外是种积累,在长期的整理工作中更考验的是扎实的功底。刘槃的老师告诉她,考古从业者一生中能遇上一个成果辉煌的考古发现是挺难的一件事,得看运气。而刘槃是幸运的,正读大四的她,目前正在此次世纪大发掘现场担任记录工作。刘槃所在的三号舱,有三个坑同时在发掘,担任记录员的她,在每一天的工作中都能接触到不同的专家与学者,倾听并记录一些新现象、新方法,在这同时,她也吸收到很多新的知识,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
而工作之余的刘槃,和一般小女生无异,喜欢逛逛街唱唱K,爱好挺广泛。在大学里也经常参加课余活动,设计一些文创产品,参加摄影比赛……现在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以后,没有太多空余时间的刘槃,会在工作结束后画一些涂鸦,然后剪下来贴在自己的防护服上,一边是深厚的历史,一边是新兴俏皮的涂鸦,感觉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
四川大学的同学们在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舱三号舱考古现场,年轻的他们正在用双手揭开三星堆的神秘面纱。
刘槃说,考古不是盈利的行业,不会有多少经济利益产生,更何况,做学术研究的人需坐得住冷板凳。但这些对于她来说,却是梦想与人生的碰撞。不少人把职业当工作,也有不少人把职业当事业。刘槃是热爱考古的,她义无反顾地深入考古现场,时刻与“无声”却“有意”的文物进行交流。
“挖土担当”许丹阳
一锹一铲,叩问大地缄默。一担一篮,剥除历史尘封。三星堆遗址4号坑发掘人员许丹阳,每天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拿着各种小刷子小铲子刨土挖土。许丹阳也是一位90后,生于95年的他,去年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此次“入坑”三星堆,已经是他的第二次。在2018年时,正在攻读研究生的许丹阳就已经来过三星堆进行学术研究,而这次刚参加工作就加入了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的队伍,负责最先启动的4号坑发掘,他感觉正逢其时。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刘晓彬在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里小心翼翼地清理一块象牙雕刻上的残留物
北大考古实力相当“硬核”,是中国高校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但许丹阳和刘槃不同,他在报考考古专业的时候,完全是“稀里糊涂”的。“看着挺好玩的一个专业,感觉会到处去游山玩水,就报上了。”结果发现,考古与原来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考古是一项很严肃的、专业性很强的事业,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考古的确很好玩,会因为发掘到一件独特的文物而欢呼雀跃,会因为漫步在远古的废墟而沉浸其中,也会因为解开了一个小小的历史谜题而兴奋不已。考古也会有艰辛,尤其是下工地。有考古学人编了这样的段子:“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捡破烂的,仔细一问,原来是考古勘探的”。虽是自嘲,却也表明了田野考古的不易。好在好学的许丹阳发现,考古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不但要掌握考古学本身的理论方法,而且需要跟很多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因此说它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为过。后来许丹阳越学越觉得有趣,也越来越深爱这份职业。许丹阳“入坑”已经好几个月了,从去年10月9日4号坑正式开启发掘,到今年1月16日,才确认找到了一段象牙。在他看来,每一勺土,都是承载着历史痕迹的,每一个时刻,都是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见证到古老文物的重见天日。高强度的工作之余,许丹阳目前下班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从头天晚上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给自己充上满格电再继续投入到新一轮的“挖土”中。
穿上防护服后根本无法辨认,写上自己的名字需要帮助的时候方便区别。
3号坑布满各种青铜器,每一步操作都需要万分细心。
许丹阳说,与他一同走出考古大门的同学们,不少都转行了,有些搞教育去了,有些去科技公司了,还有的去做行政工作了。然而,许丹阳并不觉得转行是一种遗憾,他认为考古专业出身的人,不管以后做什么工作,能把考古学传播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认识考古,就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如果学考古的人只干考古,那这个圈子只会越来越小,逐渐固步自封。所以许丹阳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科普考古知识,想尽己所能让更多人正确认识考古工作,“这份工作的价值,就是为人类保留更多一点的文化遗产。通过工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尘封在古老文字里的充满生动场景的历史、了解人类百万年来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各个方面、了解人类所创造过的伟大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90后独当一面
在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现场,年轻团队占有较重的比例,上海大学参与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组的现场负责人徐斐宏直言,虽然考古需要过硬的学术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但年轻团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在一些工作当中,年轻人更能胜任。“我们在运用数字化的系统时,老同志反而不及年轻人有优势,他们更容易掌握这套系统。”此外,徐斐宏认为年轻人十足的热情和义无反顾的投入是不可小觑的,“他们更加能投入感情,更有朝气,激情澎湃,执行能力也非常强。”
工作人员正在用全球仪,结合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器物出土点位。
通过电子设备记录,可以联网随时查找各个单位上传的图形信息进行分类识别。
引进了多功能考古操作平台,不仅可以载人进行悬空清理易碎文物,还可以装载文物出坑;既可以进行高光谱分析,也能三维扫描和摄影等信息采集工作。
考古发掘舱内保持恒温恒湿,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作业。发掘设备在手铲等传统工具之外,多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等几乎鲜为人知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