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邓涵予
3月29日,“名人大讲堂”2021年第一课来到常璩故里崇州的“华阳国志馆”,并邀请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带观众一起探寻常璩与《华阳国志》的传奇故事。
在《华阳国志》中,常璩将古代志书中历史、地理、人物三体相结合,创立了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堪称“方志鼻祖”“舆地功臣”。
此书综合继承了西汉以来八家“蜀纪”、历朝“正史”以及其他地方文献,完整构建了北起汉中(今属陕西)、南到南中(今属云南)、东到湘西鄂西、西际康藏甘青的广袤区域内,上起远古、下迄晋室的地理人文历史体系,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时称“蜀史”,被誉为“地域渊薮”“巴蜀良史”。全书共12卷,约11万字。
那么才华横溢的常璩为何不写诗作赋,而对史志撰写情有独钟呢?其中渊源富含戏剧性的同时,也展现了常璩内心的大格局。
常璩出身于西晋末年,后来历经十六国成汉和东晋政权。入晋为臣后,他成为了前朝旧臣,变成了“亡国之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才气横溢,但却常常受到排挤和冷落,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蜀中的其他同僚身上。常璩心情郁闷,因此发奋著书,专于修史。
除此之外,常璩撰写《华阳国志》还有另一个原因。一直以来,中原正史对于巴蜀地区的记录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中,对巴蜀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另有一些史书,也多有或混乱或缺失之处。
所以在《华阳国志》写道:“自刘氏柞替而金德当阳,天下文明不及囊世,逮以多故……然逮在李氏,未相条贯,又其始末,或有不详。第璩往在蜀栉沐艰难,备谙诸事,更叙次,显挺年号,上以彰明德,下以志违乱,庶几万分有益国史之广识焉。”
其中段落也很明显能看出常璩著书的目的:补正史之阙。于是历经6年,这部12卷11万字的《华阳国志》终于问世,光耀后代千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