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卫星上新,细数四川来自“星星”的照片

2021-04-01 21:31: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顾强

三调作业人员利用遥感影像开展调查工作

四川在线记者寇敏芳

3月31日6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从此,天上多了一颗小星星,它和之前发射的“高分”兄弟一样,都是天空中的“资源之眼”,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用卫星手段开展国土普查可追溯到1983年,为了适应我国国土开发整治工作的需要,国家决定研制发射两颗国土普查卫星,实现了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过去30多年时间里,我国先后发射了多颗国产陆地观测卫星,他们获得的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林业普查、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领域,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分卫星拍了些什么照片?它们怎么看四川?

“天眼”布控,拍到违法用地

卫星在外太空勤勤恳恳地拍照片,后方得有人接应,四川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四川中心”)就是其中一家。四川中心是自然资源部第一批获准建设的9家省级卫星中心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挂牌成立的省级卫星中心。

躲在大山里的农房建设也逃不出“天眼”

四川中心自2019年1月开始接收自然资源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包含高分1-7号在内的高分系列和资源系列共16类数据,涵盖了普通光学影像、立体像对影像、高光谱影像、雷达影像等多种数据类型。其中,影像的最高分辨率优于1米,连公路上跑的小汽车都能看清楚。四川已经能够实现全省高分辨率年度全覆盖、低分辨率每天覆盖。

无论是有人乱占耕地建房,还是有公园乱占耕地挖湖造景,天上的卫星第一时间就能看见。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在2020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提到:“有十多颗卫星每天都能够传回相关影像信息,利用遥感影像技术,对耕地利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每个月卫星都可以覆盖一次,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对某一个区域、某一个地块进行抽查。”

人在做,卫星在天上看,破坏耕地的人,休想钻空子。通过影像,管理部门可以发现耕地内住宅、道路等非农建设,农业生产设施、经济作物等非粮种养殖,以及撂荒、闲置等未耕种情况,确保我省耕地粮食安全。

“天眼”识别,拍下隐患苗头

2017年8月8日,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隐患。九寨沟树正寨背后的山体被震松,村村民克格珠每天担惊受怕,“只要下雨,我就不敢睡,生怕有石头落下来。”

森林火灾遥感影像,快速发现起火点

不过,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隐患被及时发现并排除了危险。地震后,一场“天地对话”迅速开展,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承担了“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遥感测绘调查项目”,测绘人员他们将卫星拍摄的照片一一解译,利用卫星遥感新技术开展隐患识别,相当于给震区打了一张“体检报告”,再利用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人员实地勘察,最终达到“区域-重点-靶心”的逐项深度调查。

地震至今,九寨沟未发生一起地灾伤亡事件,多亏了卫星在天上的“放哨”。

据四川中心介绍,在宜宾市屏山县火灾应急调查、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乡泥石流灾害应急各类应急事件、成都市东部新区全安村滑坡应急调查等各类自然灾害中,卫星遥感影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眼”守护,拍一张资源保护“底片”

2017年,我国开始部署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此前两次,都叫做“土地调查”。从“土地”到“国土”,两字之差,实际上是从单一的土地调查向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的一次转变,打破“九龙治水”的调查模式,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形成一张底板、一套数据。

在这次调查中,卫星技术广泛而全面应用,四川借助技术力量,采用以“互联网+”举证平台为核心,辅助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判读的内外业核查体系,进行“互联网+实地举证”,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山水林田湖草画出了保护“底图”。

此外,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修复、农业林业管理、交通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卫星遥感影像也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