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它是一条飞腾的黄色巨龙,千百年来,金灿灿的钙华从五彩池层层叠叠数千米逶迤而下,奔向涪江。 因自然演化的结果,远离钙华彩池群的少量的金黄“龙鳞”在很久以前变成了黑色。
三年前,它遇到了他们,干涸的皮肤又现光泽。
他们,是黄龙的美容师。通过三年的努力,开展黄龙景观保育研究,远离景点隐藏于林区之中的黑色彩池正一点一点地恢复色彩与生机,让这些新生的彩池进一步补充了景区的景观线。
找出“根源”:控制钙华演替的水循环变了
“在黄龙,我看过雪白的山峰,苍翠的林海和如洗的碧空,但这些都不及黄龙的水,她从雪峰而来,长流不止,遇物成池,绽放魅力。”
2018年秋天,刘馨泽来到黄龙,一见倾心。在美丽的背后,他发现了很多游客没有注意到的伤痕。湛蓝彩池的边缘,零星分散一些干涸黑化的彩池,这是水循环结构发生一定程度自然改变的结果。
修复前
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是“九黄线”上必打卡景点之一,和豪放雄壮的九寨沟相比,黄龙的美更加细腻温婉。
黄龙现有的景观点并未产生退化现象。在景观区外围的林区里因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自然演化里失去水源,产生了一些黑化彩池,部分表面被杂草、苔藓、树木覆盖。这些不是景观的部分,能够通过一定的自然恢复手段,变成有水的彩池景观继而扩大当前的景观资源。
为实践这个设想和做好技术储备,2018年起,黄龙景区管理局联合省地矿局水文中心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四川省阿坝州黄龙国家级地质公园水循环特征及景观保育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刘馨泽当上了黄龙的“美容师”。
刘馨泽和同事一头扎进了这片高原湿地,他在山里一住就是半年,踏遍了黄龙景区的每一寸土地,确保每个监测设备的安装无误。黄龙景区从沟口向上游主要的自然景点共有16处,研究团队共设置了7 个水循环监测断面共计30处监测站,并且首次设置了地下水监测站,形成覆盖全域的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的一体化长期动态监测网。项目组每月需要采集数据3次,监测水位、水量、水质变化,试图找出水循环的秘密。
研究发现,区内的水循环归根结底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过程,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则是水漏失过程,漏失的关键原因在于钙华的结构改变。这一认识,对黄龙水循环系统和景观演化变化建立了新的认知体系,谜团逐渐被揭开。
“控制钙华沉积演替最重要的是水。”刘馨泽说,我们通过监测发现与数十年前相比,水循环条件发生了一点变化,水系演变使得部分钙华失水,产生黑化现象,为黄龙的“皮肤病”找到了病根。同时,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监测,黄龙水体水质总体保持在一个较好水平,总水量并未减少,与以前相比,还略有增加,这为后续开展自然修复提供了极好的基础。
让彩池“自然恢复”:不“动手术”,让钙华“水到渠成”
修复黑化彩池,难度和要求跟修复文物不相上下。修复过程必须慎之又慎,稍不留神就可能产生新的破坏。“就算修好了,但是不自然了,那都是失败。”
一开始,刘馨泽和团队选择在马蹄海和五彩池做小范围的修复试验。利用钙华天然沉积过程,人工诱导促使新生钙华加速沉积,协助原有黑化沙化钙华体改善、恢复或重建,进而增强钙华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简单来说,他们既不给彩池“上药”,也不“开刀动手术”,而是通过控制钙华涵养水体的水动力条件、源水的水质和水量等关键影响因素,引导富钙的水重新流过彩池表面,建立了循环系统,钙华黑化的肌肤就会自我治愈,重新生长。所谓“水到渠成”就是此意。
修复后
修复效果十分明显,五彩池彩池水量增加80%以上,边缘黑化彩池已基本恢复正常形态;马蹄海试验黑化彩池在2周左右进入快速恢复期,3个月后大部恢复成淡黄色钙华彩池景观,渗漏强度下降了20%以上,黑化彩池修复首战成功,具备了全面推广的意义。 初步的“自然恢复试验”告一段落,接下来,黄龙管理局资源保护领导小组与刘馨泽团队一道将继续开展退化钙华规模化修复技术研究,提升景观总体品质,保障景观资源永续利用,继续推动大九寨旅游区钙华景观保育水平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黄龙管理局在钙华科研和保护方面投入的大量工作,现在已见成效,同时为彩池自然修复探出一条路,也为同类型的景区钙华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更为践行绿色发展观提供了较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