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门道⑩|南江县西厢村:深山贫困村蝶变乡村旅游“网红村”

2021-07-31 10:19: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巴中观察 谭小龙 摄影报道

“这周末确实没房间了,下次提前联系嘛。”7月30日上午,半山星空民宿老板朱学林又在电话里婉拒了一位游客。作为西厢村目前“唯二”的民宿之一,半山星空民宿已经迎来暑期“小高峰”,房间需要至少提前一周预定。

西厢村位于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然而,在2013年以前,西厢村连条出村的水泥路都没有,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是全镇条件最差的村庄。

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大山里的贫困村如何突破重重困境,炼成今时今日的乡村旅游“网红村”?

一条联村路开启村庄之变

西厢村原名“西藏(cang)沟”,相传因第一批岳姓先民迁徙来此避难,故取名“西藏”。如今,全村仍有九成村民为岳姓。

该村距离巴中、南江均有40公里。下高速后,沿国道244线行进10分钟,可见西厢村的指路牌。进村的硬化路平坦整洁,是去年新升级过的,连接光雾山、长赤镇、正直镇、元顶茶乡旅游环线。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村主任岳俊洪是上一届的村党支部书记,出村的这条路他走过不止千百遍。

据他介绍,在2013年以前,西厢村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村民出村需要步行40多分钟到国道上打车。“不怕大家笑话,我去镇上开会,经常一碗面都舍不得买来吃,揣个馒头背着别人啃。”岳俊洪直言,那时几乎没有姑娘愿意嫁进这个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的村庄,“当时年轻人都跑光了,全村十几个光棍娶不到媳妇。”

解决一条出村路,是当时西厢村最迫切的需求。“修路没钱,乡贤带头捐款,全村一起集资,缺工人就我们自己上。”2013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们苦战180多天,打通了一条5公里多的联村路。

一场坝坝宴见证村庄脱贫

出村道路打通,紧接着便迎来了脱贫攻坚浪潮。

7月29日早上,趁着气温尚可,10多位村民来到山顶,穿行在郁郁葱葱的青钱柳园区内除草、施肥。“这一片都是2017年种下的,通过免收3年租金的方式,引进的大业主。”

荒山变青山,青钱柳如今已成了村民务工增收的“摇钱树”。茶叶、金银花产业也乘势而上,在西厢村发展壮大。

然而,三面环山的西厢村受地势条件所限,仅仅依靠发展农业想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不太现实的。是否还有别的出路?

2018年,一次偶然机会,村委会得知邻镇的一位投资者正四处打听建漂流项目的点位,“我们主动去接洽,同样给出了前3年免租金的优惠条件。”就这样,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西厢村首个旅游项目——龙腾峡漂流落地。

而此时,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西厢村2个新村聚居点也相继落成,硬化路进村入户,到巴中市区的车程缩短至半个多小时。2018年,西厢村实现脱贫摘帽。

告别土坯房,搬进小洋房。为庆祝这一历史时刻,2019年春节,村民共同出资,在西厢村村委会的院坝里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坝坝宴。

“开了80多桌,几乎全村人都到齐了。”村民岳军平至今仍记得当时的场景。正是在那场宴席上,外出务工多年的他决定返乡创业,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一年下来,收入不比外面打工差,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过得踏实。”

一个新理念指引村庄走红

如果说2018年夏天开业迎客的龙腾峡漂流打开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大门,那么半山小木屋的出现则标志着西厢村正式走向了“网红”之路。

“当时有个党员示范工程,全县10个村,每个村专项资金100万元。”岳俊洪回忆,那时对于刚刚脱贫的西厢村而言,100万元可不是笔小数目,“有的村拿来挖鱼塘、建大棚,我们决定拿来搞旅游。”

2019年3月5日,西厢村在荒山坡上修建的休闲度假闲情小木屋全部完工。尖顶的小木屋以透明玻璃为盖,躺在屋里就能看星空,屋外虫鸣鸟语、花香四溢。此时,村庄的另一头,规模养殖的萤火虫正待破蛹成虫。

住小木屋,看萤火虫。“植梦西厢”的全新理念指引下,愿景正悄然转变为现实。

同年6月29日,西厢村举办首届乡村萤火虫嘉年华,照片、视频纷纷涌上网络,村子迅速蹿红。活动当天,到场游客达2万多人,岳军平的老院子农家乐一天就接待了70多桌客人。

后来,通过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西厢村将10间小木屋悉数出租给了经营者朱学林,便有了如今的半山星空民宿。

截至目前,西厢村规模发展青钱柳共计3500亩、茶叶500亩、金银花300亩,茶叶加工厂2000平方米,以漂流、游乐园为主的游乐体验项目也有30多个。同时,实施古祠、古桥、古井、古石、古树修缮提升,该村以金丝楠、古牌坊为主的生态观光项目也已超过10个。

“2020年,我们村旅游收入达19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6000元左右。”据西厢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介绍,通过村建制调整改革,临近的白岩村并入西厢村,全村人口增至1982人,“目前有7成人吃上了‘旅游饭’,我们将继续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下一步,准备装修闲置农房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引进业主发展农业观光园,增加空中缆车、山地越野打造二期游乐项目,建康养基地拓展研学旅游。”

振兴36计:

按下村庄“美颜键”,乡村风景变“钱”景

受地形条件所限,三面环山的西厢村长时间处于闭塞、落后状态。近年来,西厢村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等发展机遇,以强化党建为引领、植梦西厢为定位、农文旅融合为路径,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

深挖历史文化底蕴,西厢村对古祠、古桥、古井、古石、古树进行修缮提升,打造乡土特色景观。依托峡谷风光和充沛的水资源,西厢村通过引进业主建成峡谷滑索、峡谷漂流、游乐场等。通过流转土地,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建成了稻田摸鱼、网红桥、竹筏亲水、萤火虫等观光体验区。西厢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文化扶贫示范村、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点评>>>

三次成功跳跃唱响兴村“西厢记”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蒋远胜

西厢村能一举脱贫并走上致富之路,概括而言成功实现了三次跳跃。

首先,从家庭分散农业向规模农业的跳跃。西厢村村委会干部、扶贫干部通过前期的区位优势分析,资源环境分析,选择有生产条件、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的中草药金钱柳、金银花栽培和加工,也选择了有良好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的茶叶,为脱贫奔康打下了坚实的农业产业化基础。

其次,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跳跃。一般而言,山区的人均自然资源不足,耕地和灌溉用水比较有限,好的农业项目可帮助农户脱贫,但要致富还得靠二三产业。村干部和村民以本村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作为本底,选准了峡谷漂流、星空木屋、乡村萤火虫嘉年华等项目,实现农文旅结合,发展了旅游业。

第三,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跳跃。互联网及其平台可带来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西厢村成功把旅游地打造成网红地,带来大量的游客流量,产生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从形成闭合循环,形成流量经济。这种新商业模式,会给西厢村带来其土地产值十倍百倍的营业收入,给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未来,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在夯实农业产业基础上,还需继续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做好网红地的网络营销,创新旅游合作社,让所有村民都能从旅游项目比较均衡地分享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