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心理调控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比赛致中国射箭队未能突破

2021-08-01 01:05:43来源:新华社编辑:

新华社东京7月31日电(记者赵焱)东京奥运会射箭比赛31日全部结束,中国射箭队男女团体和男女个人均未进入八强,与赛前预期有一定差距。队内在赛后进行了总结,普遍认为队员心理调控能力不足和缺乏国际大赛经验是未能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


7月31日,中国选手李佳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射箭队领队肖昊鹏认为,面对淘汰赛制,最重要的是能够抓住机会,而机会除了靠平时苦练外,还要有过硬的心理调控能力。

女队教练潘敏锐说:“和我们此前的预期还是有一定差距,从我们赛前的准备,包括来到东京以后的适应训练效果都是不错的,对困难也有很多准备,但毕竟奥运会与其他比赛还是不一样,在真正做的过程中就稍有遗憾。”

肖昊鹏表示,练得好并不等于比赛好,队员总体上比赛中的自我暗示做得不够,精神上需要加强,能够咬得住的时候必须咬住,教练组也会在后面的周期更有针对性地重点抓这方面。

由于疫情,最近两年队员们都无法参加国际比赛,在比赛经验积累方面不够,也影响了在奥运会上的发挥。


7月28日,中国选手龙晓清在十六分之一淘汰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肖昊鹏透露,这两年队员们都没有怎么打过国际比赛,王大鹏、吴佳欣等队员都是从2019年开始就没有再打国际比赛。虽然在国内选拔赛、队内考核、模拟赛上有很多比赛机会,但相互之间都比较了解,与国际比赛的效果还是不能比。

潘敏锐直言:“因为疫情两年没有参加国际大赛对运动员自己的应激反应有影响,面对高压力、高对抗的应激稍弱。”

肖昊鹏表示,虽然疫情有影响,但首先要从自身找问题。训练的计划、针对赛制的训练安排、运动员的思想建设方面,教练组还要从技术层面想办法。

另外,这个奥运周期前期比较顺利,后面目标、期望值有些高,到了东京第一场排名赛后一些队员心理落差加大,也影响了后面的临场调控能力。


7月24日,中国队选手吴佳欣(左)、王大鹏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肖昊鹏认为,也应该看到,像魏绍轩、杨晓蕾等队员非常年轻,教练组也是第一次带队参加奥运会,经历一次奥运会肯定会增加很多经验。所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次奥运会都对中国射箭队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编辑:王恒志、郁思辉、高萌、唐雨萱(实习)

新华社东京奥运会报道团出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