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稻新品种在川同台竞技 43个品种成为“三好生”

2021-09-01 17:52: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摄影报道

初秋的成都平原,稻花飘香。位于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内,286个水稻新品种在这里集中展示,同田竞技?

谁是其中的“三好生”,聚合了高产、抗病、优质等多个优良性状?

9月1日,由全国农技中心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同主办的“2021年国家水稻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天府现代种业园举行。来自全国农技中心、四川省内外的种子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种粮合作社等单位代表参加了现场观摩。


43个水稻优良品种脱颖而出

园区内,成片的水稻已进入灌浆结实期,部分水稻开始泛黄正待收割。一块块农田内插满了标牌,代表了每个水稻品种的“身份”。田间既有杂交籼稻,也有常规稻,还展示了彩色稻、糯稻、直播稻、节水抗旱稻等专用类型品种。

“这286个水稻品种由9个省68家单位选送,无论是参展省份还是参展单位都是历年最多。”全国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展示示范的品种类型多、丰产性及抗性好,在核心展示示范和集中展示评价参展品种中,二级以上高档优质稻品种占比近70%,代表了长江上游地区水稻品种选育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水稻丰产与品种优良密不可分。今年初,全国农技中心会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邛崃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安排实施了长江上游最新育成的优良水稻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和跟踪评价。此次会前,全国农技中心、四川省种子站组织有关专家,对观摩现场展示品种的产量、米质、抗性指标、田间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专家田间现场鉴评意见,会上发布了川康优2115、华浙优210、晶两优5438等43个表现突出的优良品种。


“全国农技中心将结合长江上游稻区10个核心展示基地的跟踪评价数据,进一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后续我们将在全国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信息平台发布推介,供种子企业、广大农户选择参考。”国家水稻品种审定专委会主任、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许靖波在会上表示。

为何开展新品种展示评价?

“品种展示评价是品种的试金石。”全国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审定品种呈“井喷”趋势。如何大浪淘沙,让真正优秀的品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

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已成为解决农民选种难最直接有效的途径。2021年,全国农技中心认定了首批60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其中我省邛崃、大竹、泸县和游仙4个县(市、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在当天的活动上,4个基地获得授牌。


四川审定优质稻品种占比超八成

“这个水稻品种剑叶挺拔、谷子结实率高,抗病性好,很不错。”站在一块示范田旁,达州市大竹县亿民农资经营部总经理徐永军弯腰拾起一株稻穗后感叹道。

他眼前的水稻品种是“川康优2115”,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绿丹至诚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省肥、节药等特性,在这次观摩现场会上也获得专家认可。

“从田间展示情况来看,好品种多,特别是在高产的基础上,在优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68%的品种达到了部颁二级米的标准,还有少部分品种达到了一级优质米的标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任光俊表示,通过绿色性状聚合育种,一些优良品种不仅品质好、产量高,而且还抗稻瘟病、抗稻曲病,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水稻绿色生产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800万亩左右,居全国第七,是长江上游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我省还是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和制种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培育出的冈优、D优、川香优、宜香优、旌优、内香优等大品种,使川种在历史上曾长时间独领风骚。

近年来,四川省审定水稻优质品种占比超过85%,在全国率先开展优质稻品种展示评价。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徐斌介绍, “十三五”以来,我省审定水稻品种256个,通过国家审定水稻品种153个,品种选育数量和质量居长江上游前列。


“四川无论在优质稻品种选育上,还是在品种推广应用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观摩会上,全国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对四川水稻品种如是评价。

当天的现场观摩会后,还举行了品种试验培训班、国家水稻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重点品种推介活动,行业知名专家和展示评价一线技术人员,围绕水稻科研育种、水稻产业发展、品种展示评价技术及科企合作模式等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