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探访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大门看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

2021-10-14 23:36:1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碑

四川在线记者 樊邦平

“请问‘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碑’在哪儿?”

10月14日上午,来自成都的游客李红芳一大早便在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下发动了汽车的引擎,在向酒店老板打听清楚路况后,她向着山巅直奔而去。这天,李红芳要去打卡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网红界碑——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碑。

10月12日,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历经四年试点建设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宣告正式成立。伴随消息的发布,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端的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区域,因拥有“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碑”而爆红网络,引来游客入织。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保护大熊猫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也是维系一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抓手,在四年试点中,这里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做得怎么样?除了大熊猫之外,这里的珍稀动物生存状况又如何?10月14日,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跟随游客,奔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南端——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山区,开始寻找答案。

大熊猫常常突破“边界” 造访乡村

“大熊猫是我们这里的常客。”

10月14日中午时分,记者抵达瓦屋山镇,在随机采访中,镇上居民对大熊猫的诸多情况都表现得极其淡定。

淡定的背后,熊猫与人的频繁接触。

 

远眺瓦屋山(崔宗喜摄影)

在年过六旬的瓦屋山镇农民刘超学的记忆中,近五年来,当地便迎来了两次大熊猫的光顾。

一次是在2017年冬季,当时一只患病的成年野生大熊猫跑到瓦屋山镇长河村党支部书记家院外求救,另一次是在2020年4月,该镇孔雀村村民在离场镇不到3公里的竹林中发现了大熊猫的粪便,粪便的发现,让当地林业部门认识到,公园内大熊猫的活动轨迹比平常的海拔低了300多米,“大熊猫开始突破生态‘边界’,来到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了”。

大熊猫不断闯入人类的居住区背后,是地方生态环境不断转好,大熊猫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的生动写照。

涉及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区约2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4%。

在四川片区中,位于眉山市洪雅县区域的公园面积有约512平方公里,涉及洪雅县瓦屋山区域的三镇八村(社区),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1.88%。

“虽然我们的面积占比很小,但我们这里确有13只大熊猫。”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副局长李国华告诉记者,位于“华西雨屏”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划定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还是全省划定的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同时,这里更是联系邛崃山系、凉山山系大熊猫等珍稀动物野生种群的关键走廊带。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发现的大熊猫

据悉,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眉山片区标定瓦屋山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治理水平,坚持“核心保护区管死、一般控制区管紧、社区放活”的原则,不断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迈向新台阶。

尤其是在2019年6月,眉山片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确界定标试点工作,并在该片区(瓦屋山)200余公里边界及功能区内,埋设了361个界碑界桩,其中备受关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碑”便在此落户,截至目前,已有30余万人次现场参观。

为了还大熊猫一个宁静的家园,洪雅县还全面关停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瓦屋山区域原有采、探矿权19宗,关停拆除水电站37座,按照“边拆除、边恢复”原则,恢复生态植被338亩,植被恢复率达100%,并联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相岭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大熊猫生境调查,掌握了大熊猫重点活动区域和园区动植物资源状况,为科学监测和保护大熊猫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不止有大熊猫 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我去拍黑鹳去了!”

10月14日上午,大熊猫国家公园南端的瓦屋山区域,瓦屋山景区工作人员石天权简单吃了两口早饭后,顾不上家人的叮嘱,便拿着相机,急忙赶往瓦屋山下雅女湖边的一处玉米地,希望在这里再次发现奇迹。

 

在瓦屋山雅女湖畔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石天权摄影)

三天前,雅女湖畔的玉米地里,石天权发现了6只大鸟,后经专业鉴定,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伴随珍稀物种的发现,瓦屋山在网上成为了关注热点。

事实上,黑鹳的出现,仅仅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生物种类不断丰富的一个缩影。

为了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洪雅县一方面创新推动了林业、国有林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和生态环境等执法部门联动执法;另一方面,当地还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与瓦屋山区域7个村(社区)签订大熊猫国家公园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涉及公园面积41.51平方公里,强力推动大熊猫栖息地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

为了增加公园区域以及周边群众的收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洪雅县还在该区域积极发展天麻、雅连、白芨、三七等中药材和茶叶种植业,养蜂、跑山鸡等养殖业,引导社区居民产业转型,最大限度减少了村民上山砍树、采药、挖笋的频率。

在此基础上,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还同附近的镇政府携手,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社区居民加入社区管理、旅游志愿服务、护林等岗位,邀请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创业培训,全方位提升社区群众创业能力。

一手呵护公园生态,一手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洪雅县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携手,构建起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有效的保护,换来了物种数量的不断提升。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范围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了90%,公园内不仅有野生植物2278种、大型真菌69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69种、淡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63种,已鉴定的昆虫也达到了415种。

在公园内的众多生物中,包括大熊猫、牛羚、黑颈鹤等在内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便达到了17种,而以玉龙蕨、红豆杉、珙桐等为代表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达到了4种。(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洪雅县委宣传部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

    编辑推荐